教育版的“拼多多”?“龍?!标P門背后:一段清華品牌的商業往事
作為清華附中的“掐尖”基地,龍校被關停后,其背后的北京數字博識科技有限公司浮出水面,龍校之外更大的“清華優才”項目也浮出水面。這些公司與項目背后都是什么力量在推動,與清華大學有何關聯?
作為清華附中的“掐尖”基地,龍校被關停后,其背后的北京數字博識科技有限公司浮出水面,龍校之外更大的“清華優才”項目也浮出水面。這些公司與項目背后都是什么力量在推動,與清華大學有何關聯?
在為中小學生“減負”的雷霆治理下,今年3月“龍校”關門。
“龍校”的全名是北京市海淀區水木龍華培訓學校,其在官網發布通知稱,因辦學資質到期停止辦學。
據報道,龍校被公認為是清華附中的“掐尖”基地。學生在龍校里“蹲坑”,通過若干場考試的選拔,優勝者被清華附中“點招”錄取。
財新報道稱,2009年7月,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素質教育研究中心聯合其附屬小學、中學設立“清華大學優才培養工程”,清華附中龍校作為該項目的一個子項目率先啟動。
全國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的信息顯示,其已被歸為“非法”。正是這則信息,讓龍校的舉辦者北京數字博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數字博識”)浮出水面,也讓龍校之外更大的“清華優才”項目浮出水面。數字博識的業務分為三個板塊:高端幼兒園、龍校和素質教育培訓。
一位和清華大學附屬中、小學有合作關系的知情人士表示:
“龍校只是數字博識的一個小業務,因為清華附中是公辦學校,不能開設培訓機構,所以把這項業務給了和清華關系較好的數字博識。”
數字博識的主營業務是中小學素質培訓課程加盟,并運營出一個曾風靡全國的培訓品牌清華少兒英語,十幾年前就已獲得海外巨額融資并籌劃上市。然而,“拼多多”式的下沉模式未能持續,隨著清華大學規范品牌管理,數字博識已與清華系脫鉤。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數字博識如今繼續經營博識品牌的科學、機器人和英語培訓課程加盟,但已非業內頭部企業。就在龍校關門前數月,其出售了主營的高端幼兒園業務。
圖/新華社
龍校與清華大學“一條龍”項目
水木龍華培訓學校為何命名為龍校?這或與清華附中曾設立的“龍班”有關。
據財新報道,2009年曾有清華附中龍校項目負責人稱,龍校是進入龍班的重要渠道,是進入虎班的主要渠道。龍班、虎班是當年重點班的代名詞。
清華大學官網介紹,1998年開始,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一條龍”整體教育改革實驗計劃開始啟動,試辦了“一條龍”教改試驗班。業內人士稱,“龍班”也就是“一條龍”試驗班的簡稱。
數字博識也自稱與“一條龍”改革有關。其官網介紹,旗下“博識少兒英語”起源于教育部大中小英語教學“一條龍”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由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主持研發。
清華大學一條龍英語教學實驗項目課題組辦公室主任朱東輝3月27日告訴記者:
“所謂起源,應該是當年‘一條龍’研究中清華大學出版社組織編寫了兩套教材,一套是《清華小學英語》,一套是《清華英語》。前者通過了教育部的審定,目前已進入學校使用。后者當時并未編完,后來不知如何被運作成了一個特許加盟的培訓項目。”
“據我所知,《清華英語》此后并沒有申請審定成為教材,這套書的作者也沒有參與此后的加盟項目。”
這個加盟項目開始時并不成功,直到2004年3月數字博識公司成立,其于2005年正式推出清華少兒英語項目,打造出了一個風靡全國的培訓品牌。
圖/圖蟲
教育版“拼多多”的資本運作之路
數字博識在2005年推出清華少兒英語項目,2008年和2009年又先后推出了清華少兒數學和清華少年科學家項目,這些項目統稱為“清華優才”,采取特許加盟的商業模式。
21世紀經濟報道獲得的文件顯示,2006年時,清華優才項目的加盟費包括管理費、宣傳基金和保證金,除了一次性收取2000元保證金,管理費和宣傳基金按年收取,單一項目每年約3.5萬元。
到了2014年,管理費和保證金也只是漲到了4.5萬和1萬元。此外,數字博識還向加盟學校出售教具、教材。
當時,整個教育行業剛剛興起特許加盟模式?!禝T經理世界》2009年1月報道稱,數字博識是當時唯一拿到商務部特許經營資格的教育企業。短短4年中,每年營業收入過億元,年增長率超過100%。
在當時數字博識的營收構成中,少兒英語培訓加盟占50%,加盟商的運營管理培訓占10%,冬夏令營留學團和各種比賽占10%。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博識采取了類似拼多多的下沉模式,從農村包圍城市,依靠極低的加盟費和清華品牌迅速搶占了四、五線城市和縣城市場。截至2009年,數字博識已經在600多個城市擁有2000家學習中心。
數字博識也受到了資本的青睞。2007年,數字博識得到華威國際等機構的A輪融資,有報道稱為680萬美元。2008年10月,又拿到了高盛的B輪融資,融資規模并未披露,但有報道稱是截至當時中國幼少兒培訓領域內最大的一筆投資。
同時,數字博識搭建了VIE機構,為海外上市做準備。2007年4月,數字博識(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數字博識信息技術公司)成立,注冊資本2700萬美元,股東為開曼群島注冊的一家公司。
拿到海外融資的數字博識2009年開始收購培訓學校作為直營校,但其直營業務也有強烈的“拼多多”色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這些直營校位于廣東韶關、內蒙古呼和浩特、河南南陽和四川瀘州等地。數字博識曾在北京國貿開過直營店,但不久后關停。
然而,這種低門檻的下沉模式也存在弱點。
一名多年前在安徽省一個四線城市運營過清華少兒英語的人士告訴記者:
“運營第一年報名人數還可以,寒暑假的利潤率甚至可以達到五成,但第二年報名人數就減少了。”
“因為少兒英語慢慢成了熱門市場,不斷有新機構進入,如果品牌實力不足,很容易就丟了市場。”
目前,數字博識運營少兒英語、少年科學家和科學小學者的加盟項目,根據官網校區查詢,北京的幾個加盟校全部位于昌平、大興、海淀等“五環外”地區。
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上2013-2016年的年報則顯示,數字博識持續虧損,負債總額最高時達9000多萬元。
圖/圖蟲
數字博識高管層與清華的關聯
《IT經理世界》2009年1月報道稱,數字博識依賴的資源包括3個層面,其中兩個與清華大學有關:清華大學對公司投資;公司與清華大學之間具體的項目合作,比如清華大學成立的青少年素養培訓中心,專門配合公司協調各方資源。
數字博識創始人兼董事長鄧薇極其低調,這也是她唯一接受采訪的報道。網上僅有的她的介紹稱,鄧薇曾留學美國,在硅谷從事科技項目投資。2004年,回國在清華科技園創辦數字博識。
這家公司從出生就打上了鮮明的清華烙印。
其最初的股東為鄧薇和總經理孫中亮,孫中亮此前擔任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數字教育事業部總經理。直到2018年9月,孫中亮才從股東名單中退出,現任深圳華大北斗總經理,這是一家研發北斗芯片的高科技企業。
數字博識現任總裁董弘在2011年加入公司,董弘為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創辦了一家名為凌訊科技的高科技公司,從事數字電視技術研發。這家公司同樣與清華大學有密切合作,此后被同方股份收購。
數字博識拿到的最早的投資,來自北京卓爾教育投資公司。這家清華控股旗下的公司,與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關系緊密。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卓爾公司的經營宗旨主要是為了更加充分開發、優化利用和整合清華大學現有及潛在的培訓資源,迅速推動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市場化、產業化的進程。
21世紀經濟報道得到的文件顯示,數字博識的清華品牌授權最早也來自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公開報道顯示,時任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青少年素質提升中心主任張大北頻頻出席數字博識的品牌活動。
2009年3月,清華大學成立教育研究院,繼續教育學院相關職責與之調整。3個月后,教育研究院成立素質教育研究中心。2010年1月1日,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重新向數字博識出具了品牌授權委托書。
從此以后,“清華優才”素質培養系列項目由數字博識和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素質教育研究中心聯合舉辦,數字博識也成為“清華優才”全國授權推廣中心。
該中心規格極高,由鄧薇和時任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出任理事長,時任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任副理事長。張大北任中心副主任,他同時任數字博識信息技術公司監事。
但數字博識的清華品牌授權模式在2017年戛然而止。2017年2月起,中央第七巡視組對清華大學開始專項巡視。此后公布的巡視整改情況稱,將治理利用學校資源特別是清華品牌謀取私利的問題。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工作人員3月27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素質教育研究中心于2017年4月取消。張大北目前擔任教育研究院社會服務與培訓部主任。
2017年9月,數字博識官網發布通知稱,清華大學于近期通知二級以下單位(含我司)停止有關“清華品牌”的所有相關運營。要求各地授權服務中心“接到通知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安排去除服務中心(學校)所有涉及‘清華’的字樣及標識”。
多位與清華體系學校合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目前已不可能從清華大學獲得品牌授權。
在失去清華品牌后,無論是少兒英語還是科學培訓,數字博識均已不是頭部企業。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數字博識的主業是經營幾家位于北京的高端幼兒園,這些幼兒園采取全英文浸入式教學,每名孩子每年的費用約十幾萬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2018年底,也就是社會對龍校聲討最烈之時,數字博識已經將幼兒園業務低調轉讓給國內一家大型幼教集團。在VIE公司數字博識信息技術公司中,此前投資方派駐人士已從高管人員中悉數撤出,鄧薇也質押了自己在數字博識的股權。一場圍繞清華品牌的商業故事就此結尾。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