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青塘遺址入選2018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項目負責人談規劃
從國家文物局獲悉,3月29日上午,文物考古專家評選出了“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具體包括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陜西延安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陜西澄城劉家洼東周遺址、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重慶合川釣魚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遺址、遼寧莊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
從國家文物局獲悉,3月29日上午,文物考古專家評選出了“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具體包括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陜西延安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陜西澄城劉家洼東周遺址、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重慶合川釣魚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遺址、遼寧莊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
其中,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是此次入選項目中年代最早的考古項目。對于考古項目的入選,青塘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中心副主任劉鎖強非常高興,他對南都記者說,青塘遺址代表了廣東考古和廣東文化,證明了廣東文物考古事業的成績,為廣東文化事業添了光彩,也可以看出,廣東的歷史、文物在中國歷史研究中分量比較重,以后會大有可為。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黃門巖2號洞地點發掘區(來源:國家文物局)。
英德青塘遺址建立起距今約2.5萬至1萬年連續地層與文化序列
據國家文物局介紹,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是華南新舊石器時代過渡階段的典型洞穴遺址,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個重要遺跡,出土古人類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動物骨骼及植物遺存等各類文物標本一萬余件,建立起距今約2.5萬至1萬年連續地層與文化序列。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中心副主任劉鎖強向南都記者介紹,目前遺址田野考古工作已經結束,之后將重點進行資料整理和多學科研究工作。“我們出土的標本比較多,多學科測試樣品比較多,整理工作任務還是比較重的,后續研究工作要跟上,要在遺址的價值和意義方面有更多的發現。”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墓葬遺跡與人骨化石(來源:國家文物局)。
劉鎖強對南都記者稱,接下來他們要進行遺址保護規劃的編制,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加強遺址保護,希望遺址能入選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對于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的意義和價值,“全國十大考古評選活動辦公室”認為,它反映出晚更新世晚期以來現代人行為復雜化發展的新階段以及社會復雜程度,系統再現了中國南方從狩獵采集社會向早期農業社會過渡的歷史進程。
吉仁臺溝口遺址人類對燃煤的使用歷史上推千余年
另外,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也頗具代表性。據國家文物局介紹,吉仁臺溝口遺址是目前新疆伊犁河谷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以青銅時代為主體的聚落遺址,由居址區和高臺遺存共同構成。結合近400平方米的大型單體房屋建筑和氣勢磅礴的石構高臺遺存,初步推測這里是伊犁河流域青銅時代晚期的中心之一。
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與冶鑄活動有關的遺物(來源:國家文物局)。
對于吉仁臺溝口遺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志軍向南都記者分析,這個遺址最大亮點是煤的發現,對于世界考古學來講意義重大;其次,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羊、牛、馬的動物遺骸,可以通過對各期動物量化分析,將它們與畜牧向游牧的轉變聯系起來。他建議,對遺址中出土的人骨和動物骨骼做同位素分析,了解不同時期人類的食性特征,進一步判斷當時的生業方式和農牧結構。另外,通過吉仁臺溝口遺址項目,在趙志軍看來,黍是由東向西傳播,大麥、小麥是從西傳入中國,農作物互相傳播反映了早期東西文化的交流。
“全國十大考古評選活動辦公室”認為,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發現了豐富的與青銅冶煉有關的遺物遺跡,是新疆史前唯一一處有明確冶金證據鏈的遺址;發現的迄今世界上最早使用燃煤的遺存,將人類對燃煤的使用歷史上推千余年。
經遠艦考古為世界海軍艦艇史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而對于遼寧莊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項目,國家文物局介紹稱,這個水下考古調查,發現艦體殘骸呈上下顛倒翻扣在海底,總體殘長80米,寬12米?,F存大約3米高的生活艙室、2米高的甲板舷墻。調查提取了鐵、木、銅、鉛、玻璃、陶瓷、皮革等材質各類遺物標本500余件,種類包括艦體結構、武器裝備、個人物品等。
此前,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館員、“經遠艦”考古調查領隊周春水向南都記者介紹,此次考古調查最大收獲是發現了軍艦的艦名“經遠”兩字,確定了軍艦身份,目前來看,“經遠艦”比“致遠艦”保存更好,可以說是保存最好的一艘北洋海軍軍艦。 另外,在“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中,在沉艦附近收集了一些陣亡將士遺骸。
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項目殘存的鐵甲堡艦體外殼(來源:國家文物局)。
“全國十大考古評選活動辦公室”認為,“經遠艦”調查是繼“致遠艦”之后,我國水下考古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目前唯一發現北洋海軍艦銘牌,其材質、工藝及安裝方法首次得以明確。同時,“經遠艦”是德國設計制造裝甲巡洋艦的最早案例之一,它的發現為世界海軍艦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而且,此次水下考古調查摸清了整個沉艦的殘存情況、埋藏狀態、遺物分布等諸多信息。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絡編輯: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