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新政力促平價上網時代來臨

■為實現2020年“風火同價”目標,能源主管部門希望通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補貼不斷“退坡”,最終以“競價”方式實現風電電價加速下降。

風電正在迎來一個新時代。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在2019中國風能新春茶話會上的講話中提及,2018年,我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2033萬千瓦,累計并網1.84億千瓦。全年上網電量3570億千瓦時,全年風電利用小時數2103小時,同比增加153小時。

事實上,2018年風電新政不斷,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競價”新政。

2018年5月,國家能源局公布《國家能源局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同時配發了《風電項目競爭配置指導方案(試行)》。

通知指出,從5月18日起,尚未印發2018年風電度建設方案的?。ㄗ灾螀^、直轄市)新增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未確定投資主體的海上風電項目,將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

此后,地方風電“競價”細則相繼出臺。

12月初,廣東省能源局印發《廣東省能源局關于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試行)》和《廣東省能源局關于廣東省陸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試行)》,以促進海上及陸上風電有序規范建設,加快風電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市場化發展。

12月1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寧夏風電基地2018年度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評優結果的公示》。共有24家企業32個風電項目參與配置競爭,其中16個項目擬滿額配置,4個項目擬減額配置,平均承諾電價為0.4515元/千瓦時。

廣東、寧夏出臺的“競價”細則,為其他省市的競爭性配置風電項目提供了參考。

事實上,國家能源局兩項新政,包括各地的細則的公布,意在解決棄風限電、非技術成本高等問題,有利于發現風電的真實成本,為實現風電平價上網掃清障礙。

可以發現,進入2018年以來,棄風限電問題得到持續改善。

2018年3月,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2018年度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的通知》,通知顯示,甘肅、新疆(含兵團)、吉林仍為紅色預警區域;內蒙古、黑龍江為橙色預警區域,山西北部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陜西北部榆林市以及河北省張家口市和承德市按照橙色預警管理;其他?。▍^、市)和地區為綠色預警區域。

根據能源局數據,2018年前三季度,內蒙古(12.8%)、黑龍江(3.9%)、吉林(5.2%)、寧夏(1.6%)、甘肅(19.7%)、新疆(24.6%)棄風率進一步下滑,吉林已達到、甘肅接近達到解除紅色預警的條件。

除了要解決棄風限電,風電開發過程中的非技術成本也是此次新政要解決的問題。

根據過往實際操作,現實中一直存在風電資源配置錯配、倒賣路條、風電項目不能及時并網以及變相向企業收費等,更夸張的是陜西省延安市發改委下發通知稱,“經研究決定通過搖號方式產生上報省發改委的計劃和備選項目”。

按照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相關人士的分析,此次《風電項目競爭配置指導方案(試行)》實際上是要求地方政府,改變通過行政審批分配年度建設規模指標的方式,要采用市場競爭的方式配置資源,為地方政府分配指標提供了規則和依據。

為實現2020年“風火同價”目標,能源主管部門一直希望通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補貼不斷“退坡”,最終以“競價”方式實現風電電價加速下降。

根據媒體報道,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就在2017年的風能大會上提出,要在未來3至5年內基本實現風電不依賴補貼發展。相關研究表明,2017年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中,風電占比為45%。

早在2016年年底,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調整光伏發電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明確2018年1月1日之后,一類至四類資源區新核準建設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40元、0.45元、0.49元、0.57元,比2016-2017年電價每千瓦時降低7分、5分、5分、3分。

業界預計,在競價上網政策落地過程中,最終價格可能會比標桿上網電價還要低,這也將加速風電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此前,國家相關部委即表示,在資源條件優良、建設成本低、投資和市場條件好的地區,風電、光伏發電成本已達到燃煤標桿上網電價水平,具備了不需要國家補貼平價上網的條件。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