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時”再熄燈,今年呼吁關心生物多樣性
進入中國十年來,從熄滅一小時不必要的景觀燈和耗電產品變成“60+”,“地球一小時”早已成為超越一小時的環保行動。
與工業負荷每天八九點工廠開工這一升、傍晚停工這一降對電網造成的沖擊相比,“地球一小時”帶來的影響并不大。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何海寧
2019年3月30日晚上,去上海外灘欣賞夜景的游客掃興了,不過他們會得到另一種觀感。20:30,包括東方明珠和上海中心等二十多幢標志性建筑,再赴“地球一小時”的熄燈之約。
2019年3月30日20:30,上海外灘包括東方明珠等地標在內的建筑,熄滅了景觀燈。
“地球一小時”由世界自然基金(WWF)于2007年在澳大利亞悉尼發起,2009年正式進入中國,保定是內地首個官方宣布加入該活動的城市,上海是首個官方參與的直轄市。
2019年3月30日20:30,上海外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貳東深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