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質為何消失了?科學家給出新解釋

消失的反物質是困擾當今物理學家的最大謎團之一,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通過歷時數年的數據收集,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發現了正-反物質不對稱的新來源。

責任編輯:朱力遠

CERN的科學家認為這個發現在粒子物理學的歷史上會成為一個里程碑。(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3月28日《南方周末》)

消失的反物質是困擾當今物理學家的最大謎團之一,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通過歷時數年的數據收集,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發現了正-反物質不對稱的新來源。

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是當代物理學中最大的謎團之一,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直接決定了宇宙、生命以及人類為何得以存在。雖然粒子物理學家目前尚未找到對于這種不對稱的完備解釋,但是最近他們在尋找答案的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2019年3月21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LHCb合作組在一個年度會議上和一個CERN專門組織的研討會上同時宣布,他們通過歷時數年的數據收集,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發現正-反物質不對稱的新來源,即一種叫做D0介子(電中性的D介子)的粒子在衰變過程中的電荷-宇稱破壞(CP破壞)會產生不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

1898年,德國物理學家阿瑟·舒斯特(Arthur Schuster)首次提出了反物質的概念,他猜想存在反原子,甚至由反物質組成的太陽系。1928年,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提出了狄拉克方程,并根據這個方程的解預言存在電子的反物質。1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