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與咖啡康塔塔
有人說,海外華人是咖啡中的茶葉,因為飲茶是中國人的習慣,喝咖啡是外國人的習慣,夾在外國人中間的華人便是“咖啡中的茶葉”。
責任編輯:朱又可
有人說,海外華人是咖啡中的茶葉,因為飲茶是中國人的習慣,喝咖啡是外國人的習慣,夾在外國人中間的華人便是“咖啡中的茶葉”。
(本文首發于2019年3月28日《南方周末》)
有人說,海外華人是咖啡中的茶葉,因為飲茶是中國人的習慣,喝咖啡是外國人的習慣,夾在外國人中間的華人便是“咖啡中的茶葉”。
我旅美近四十年,始終感到自己是個“邊緣人”,在語言、文化上,哪兒都沾點邊,又哪兒都不深入,十足的“半瓶醋”。在飲料上也兩邊都沾:早晨喝牛奶要加幾勺咖啡,白天則整日喝茶,茉莉花、碧螺春、阿里山輪著喝,哪種茶都喜歡。
星巴克咖啡連鎖店,我不大去,倒不是因受魯迅先生那句名言的影響。魯迅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彼莻€時代喝咖啡一定要上咖啡館,他舍不得時間,所以就不去,何況他確實不愛咖啡,即使應文友之邀去咖啡館聚會,也往往自備一杯綠茶。我不大去星巴克,因為如今有速溶咖啡,自己往熱牛奶或開水里擓幾勺,便可以小抿或暢飲。兒子因此笑我只會“速溶”,而不會去星巴克感受那種“非速”的味道和情調。
一提起星巴克,我總要想起那三個美國書生:一個雜志撰稿人,一個英語教師,一個歷史教師。1971年他們在西雅圖開業,只是一家普通小店,可由于烘焙咖啡豆得法,咖啡質量高,加上經營有方,迅即發展成為全國和世界的大型連鎖企業。既然是書生,在考慮店名時,他們首先想到美國文學作品,在浩如煙海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