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聲響”的教育怎么教出有平常心的孩子?
教育是享受“慢”的過程,而現在很多教育培訓機構和學校追求震撼效果,仿佛不弄出點動靜、不引起社會關注,便沒有做出成績一樣。
責任編輯:溫翠玲
一幼兒園老師在教小朋友們唱兒歌(圖文無關)。
搬到新小區的第二天,我被一陣粗聲大氣的吼叫從夢中驚醒,“One-two-one”,“Are you ready?”聽上去咄咄逼人。我相信小區其他不懂英語的人聽到擴音器里傳來的聲音,一定以為外面有人在吵架,且火氣還不小哩。
這樣持續了幾天之后,我不再將頭縮進被子中繼續蒙頭睡,而是迅速穿好衣服走到陽臺察看。原來,剛才聽到的震耳欲聾的聲音來自小區前的那家高檔幼兒園,此刻,一名教師模樣的中年婦女正對操場上十多個晨練的幼兒吹哨司令,尖利的哨聲夾雜著吼叫英語,讓人忍俊不禁。
那所幼兒園入托一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