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 校園白條未解之謎
如果用戶在京東允許的賒購期(30天)內給不了錢,用戶需要支付相應比例的違約金。這一點,和借款還不了需要付利息毫無二致。也就是說,京東白條其實就一種“不叫信用卡的信用卡”。
責任編輯:錢昊平
京東金融公關部在給我的答復中也說,京東與警方建立了“綠色溝通渠道”,第一時間反饋信息,并使用科技手段積極配合警方破案。
京東的商品是自營的,借助“賒購”模式,它可以做“時間的搬運工”:這邊廂可以通過延遲付款實際占用本來應屬于供貨商的大量現金,那邊廂可以通過白條“賒購”得到用戶的現金,說白了就是“空手套白狼”。
如果用戶在京東允許的賒購期(30天)內給不了錢,用戶需要支付相應比例的違約金。這一點,和借款還不了需要付利息毫無二致。也就是說,京東白條其實就一種“不叫信用卡的信用卡”。
(相關報道《大學生“套路”京東背后 校園白條明與暗》首發于2019年3月28日《南方周末》)
做京東校園白條的報道,讓我對一個曾經陌生的行業和一個大互聯網企業有了初步了解,特別是京東校園白條業務內部管理漏洞之多、之大,更是讓我深有感觸。但同時也仍有一些未解的疑問。
京東白條是什么?
前幾年,校園貸曾經因為引發惡性事件而備受關注,但作為一個業外人士,我曾想當然地以為做校園貸的只是一些小公司。直到做這個報道,才發現原來一些互聯網巨頭也在做校園貸,而且已經頗成規模了,其中就包括京東。而且,京東白條也曾被銀監會納入校園貸整治范圍。
有意思的是,按京東金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溫翠玲 校對:胡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