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同、洛陽等被通報,誰將首次告別“歷史文化名城”?
“平遙的建筑基本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了,也沒有要求古城居民全部遷走,旅游不是一樣發展得很好?”
責任編輯:汪韜 何海寧
2014年1月1日,洛陽市老城區歷史文化街區,部分建筑拆遷后的景象。廢墟旁為始建于元代的河南府文廟。
(本文首發于2019年4月4日《南方周末》)
住建部、國家文物局通報批評聊城、大同、洛陽、韓城、哈爾濱等五座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遺存遭到嚴重破壞,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
“去過聊城的很多專家學者和有識之士紛紛議論,一任領導毀了一座古城,像這樣怎么得了!早該摘掉聊城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帽子了?!?/p>
“平遙的建筑基本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了,也沒有要求古城居民全部遷走,旅游不是一樣發展得很好?”
常出現于《水滸傳》《金瓶梅》等典籍中的山東聊城古城,正被“改造”得越來越新。
一組谷歌地球圖片見證了這座千年古城的十年大變樣:2006年,古城街巷縱橫,保持舊有格局;2011年,一片廢墟,幾乎只剩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光岳樓等幾處完好的建筑;2017年,廢墟上擠滿了嶄新的仿古別墅。
“古城里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全毀了?!敝袊鴼v史文化名城委員會副主任、曾籌劃和主持了平遙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曹昌智非常惋惜。他長期致力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雙贏的探索,作為聊城市的專家顧問,2010年專門給聊城市領導寫過勸阻信,也沒能扭轉。
如今,古城“拆真建假”終于被通報批評。2019年3月2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下發《關于部分保護不力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通報》。聊城和其他四座歷史文化名城——大同、洛陽、韓城、哈爾濱一起,因“歷史文化遺存遭到嚴重破壞,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而受到通報批評,并被要求限期整改。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通報的背景是,2017-2018年,住建部、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工作評估檢查。此次檢查,由各省上報各自歷史文化名城情況,再在每個省選一兩個城市抽查。
此次通報警告,對于整改不到位的城市,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將提請國務院撤銷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1982年起建立的一種文物保護機制,由國務院確定并公布。目前,中國共有134座。
“去過聊城的很多專家學者和有識之士紛紛議論,一任領導毀了一座古城,像這樣怎么得了!早該摘掉聊城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帽子了?!辈懿钦J為通報非常及時。
如果有城市被“摘帽子”,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校對:胡曉菲 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