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五的政商抉擇

在當代中國,很多人都知道商務印書館,卻很少有人記得王云五。當年因被列為“戰犯”,他的名字長期在公眾視野中消失。上世紀80年代,有關王云五的研究在大陸重新起步,郭太風《王云五評傳》、王建輝《文化的商務:王云五專題研究》等相繼問世。

責任編輯:劉小磊

晚年王云五 (資料圖/圖)

在當代中國,很多人都知道商務印書館,卻很少有人記得王云五。當年因被列為“戰犯”,他的名字長期在公眾視野中消失。上世紀80年代,有關王云五的研究在大陸重新起步,郭太風《王云五評傳》、王建輝《文化的商務:王云五專題研究》等相繼問世。

其中,金炳亮是一名歷史專業出身的資深出版人,出版《文化奇人王云五》后,又花十幾年時間搜集資料,在2018年推出新著《苦斗與壯游:王云五評傳》。書名里“苦斗”和“壯游”,都是王云五很喜歡用的詞,前者言其一生都在困苦奮斗;后者指他游歷中外,在文化、政治、經濟等方面,皆有影響。如作者所言,此即是“王云五‘成功學’的基本邏輯”。

《苦斗與壯游:王云五評傳》,金炳亮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 (資料圖/圖)

改革與復興商務印書館

王云五很長壽,在他九十多年的人生里,幾次在教書、從政,及出版間轉換職業,而出版無疑是其“主業”。本書不惜筆墨,用四章篇幅記敘了王云五在商務印書館的歲月。

商務印書館創建于1897年,那一年王云五只有10歲。24年后,商務印書館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出版機構,可也出現拉幫結派、論資排輩等種種弊端。這時的王云五通過十幾年的刻苦自學,已在讀書、著書、譯書和編書上都積累了豐富經驗,于是由學生胡適力薦,得到商務印書館高層同意,出任核心部門編譯所的所長,主持改革。

出身上海買辦之家的王云五,雖然從小就無意繼承父兄事業,但耳濡目染,還是培養了他在商業及管理方面的眼光。王云五上任后,大規模改組機構、引進新人,并瞄準各地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