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國旗、認國徽、唱國歌
國安俱樂部為歸化球員專門請了老師上課,教他們學習漢語和熟悉中國文化。
發自:廣州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19年3月12日,北京,2019亞冠小組賽前,守候的粉絲和侯永永自拍合影。
(本文首發于2019年4月4日《南方周末》)
鄧家洛在游戲里挨個翻閱各個隊員照片和名字,“有些華裔在長相上能看得出來可能有華人血統,還有一些人在姓名中保留了中文字眼”。
2014年,布朗寧的一個球迷在《足球經理》中就將布朗寧轉會到了廣州隊,并截圖發在社交媒體上,布朗寧當時轉發了這條信息。5年后,曾在游戲中幻想的一幕成真了。
國安俱樂部為歸化球員專門請了老師上課,教他們學習漢語和熟悉中國文化。在足協規定發布之前,就已經開始教他們唱國歌。
1948年夏天,倫敦奧運會足球比賽第一輪,中國國家隊和土耳其國家隊的比賽在一個雨天進行。
首發陣容中,主教練李惠堂挑選了一名身材瘦小的左前鋒,15號謝文龍。幾個月前在香港的國足選拔中,李惠堂才剛剛見到他。
這場比賽,昔日的國足在雨中0比4慘敗出局。而身披中國隊球衣的24歲新加坡華僑謝文龍,就此被歷史記錄。
六十多年后的又一屆倫敦奧運會(2012)前夕,年邁的謝文龍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采訪時,當年的細節還歷歷在目。他記得“沒有選手村,住在一所理工學院,還要憑‘本’領取雞蛋、巧克力”。
謝文龍祖籍福建廈門海滄區,生于一個富裕的南洋商人家庭,父親謝有祥(Chia Yew Siang)是商人,也是革命人士。
1948年倫敦奧運會,是謝文龍唯一一次代表中國隊參賽。
71年后,人們在中國的足球場上看到幾張年輕的混血面孔。中國國歌奏響時,有人甚至能高聲跟唱。
侯永永、李可、布朗寧、羅貝托·蕭初,過去三個月,這幾個年輕人的名字頻頻占據國內體育媒體頭條。
他們的身份與眾不同,出生在海外,但又都有著華人血統。
在剛過去的這個冬末春初,他們來到中國聯賽踢球,已經或將要放棄原國籍,加入中國國籍。未來,他們有望代表中國國家隊參加國際比賽,或為多年不振的國足增添一抹亮色。
他們被稱作歸化球員?!皻w化”是指非該國家公民的人,自愿成為該國公民或取得該國國籍的行為。在國際體育界,歸化運動員很常見,足球強國法國、德國等都通過歸化球員充實了球隊班底。
中國足球界的首批歸化目標聚焦在海外華裔。
2019年3月29日,中國足協在官網發布了《中國足球協會入籍球員管理暫行規定》,對入籍球員的轉會、注冊、參賽等事宜做出規定。
在多家國內足球俱樂部宣布歸化球員加盟后,中國足協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對媒體表態稱,引進歸化球員是事關足球改革的一次積極嘗試,不是急功近利之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