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后,金融騙子再度興風作浪?華商所郭遠峰調查
她對南方周末的記者說,“他終于跑了?!薄拔覀儺敃r就差插個旗子提醒前面有坑了,怎么還有人往里面跳?!?/blockquote>責任編輯:吳傳震
一個七年前就被官方查辦的金融騙子,何以再度興風作浪,將20萬人卷入金融災難
倉惶出逃
2008年7月8日晚9點,42歲的郭遠峰登上了北京飛往洛杉磯的國航CA983航班后,從此下落不明。他拋棄了自己一手造就的“現貨帝國”——號稱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日成交額最多的現貨倉單交易市場——“華夏商品現貨交易所”(以下簡稱華商所)。
7月9日上午,在郭遠峰即將到達大洋彼岸之時,華商所的交易系統仍在運行,直到中午時北京市西城區警方關閉系統,事態急轉直下。
資金實力雄厚的代理商7月10日上午從各地趕到北京,聚集在北京北環中心“華商所”總部,大部分小散戶只能在當地眼巴巴地等著消息。
警方先行清算了最后盤面資金——1.7億元左右。郭遠峰究竟卷走了多少錢,目前尚不得知。7月10日,華商所的另外四名股東——郭遠峰的妻子、弟弟、妹妹和姐夫——其中三人也一同消失。“成立了11年的行內老大,八大部委批準,還有銀商通保證,怎么可能出事?”湖北省廣水縣的葉新英是華商所的一個小代理商。7月11日,她在北環中心向南方周末記者哭訴。
從今年年初以來,葉新英就發現從賬戶取現越來越難,并因此和華商所的工作人員發生了糾紛,但她覺得這家獲得八大部委認可的行業老大,只是管理上出了些小問題,這個企業本身絕對不會倒。
然而事發后,和其他投資者一樣,葉新英才發現這家“實力雄厚”的交易所不為人知的一面。華商所此前名稱為聯合商品現貨交易所(以下簡稱聯商所)。在此之前,它又叫“中國商品現貨交易市場”,是一家曾在2001年被北京市工商局查封的“黑證券”公司。
據南方周末記者調查,這些公司的締造者正是郭遠峰。10年來,他從河南鄭州做期貨發家,雖幾經波折,但一直順利行走于灰色地帶,將“自己的事業”越做越大,最終制造了波及20萬人的金融災難。
郭遠峰縱橫十余年安然無事,凸顯監管漏洞 CFP/圖順利設局
李慶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就這么栽了。4年前在首都體育場的招聘會上決定加入納佰商業經紀公司之前,李慶是一家證券公司的股票經紀。4年后,隨著華商所的業務發展,納佰也發展為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