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缽大臣的故事
早晨喝咖啡,讀中正書局的《三國魏晉南北朝文選》。半個小時時間,就只讀了一篇《擎缽大臣》。這是竺法護譯《修行道地經》中的一段,胡適在《白話文學史》中摘錄,作為佛經翻譯文學的范本。寓言精彩,譯文也是一流的。竺法護是世居敦煌的月氏人,和其后的鳩摩羅什,同為中國譯經史上的偉大人物。
責任編輯:朱又可
(本文首發于2019年4月4日《南方周末》)
早晨喝咖啡,讀中正書局的《三國魏晉南北朝文選》。半個小時時間,就只讀了一篇《擎缽大臣》。這是竺法護譯《修行道地經》中的一段,胡適在《白話文學史》中摘錄,作為佛經翻譯文學的范本。寓言精彩,譯文也是一流的。竺法護是世居敦煌的月氏人,和其后的鳩摩羅什,同為中國譯經史上的偉大人物。
是,昔日有一國王,欲選擇一賢能之人為輔臣,不久找到一個,“聰明博達,其志弘雅,威而不暴,名德具足”,各方面都出類拔萃。國王決定考驗一下,故意治以重罪,給他滿滿一碗油,讓他捧在胸前,從北門到南門,出城二十里,送到一個名叫“調戲”的庭園。如果碗里油灑出一滴,立刻砍頭。
賢者手捧油碗,心中絕望。城里人多,車馬不斷,到時觀者如堵,油又滿到碗邊,這種情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夏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