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荒再現 安全和生產何時兩全?
去年年底以來,占到中國煤炭總產能38%的小煤礦大部分都處于半停產狀態。煤荒直接導致電荒。
責任編輯:吳傳震
在安全生產重于一切、有效產能無法釋放、價格管制的特殊背景下,中國又一次迎來了煤荒
尋煤無果
“5萬噸煤炭采購都難以完成,真是邪門兒了。”在內蒙古奔走了一個月后,浙江能源集團經理李沅空手而歸。和李沅一樣,在全國其他產煤區采購的同事們也所獲無幾。
事情的糟糕程度足以讓公司的高層心急如焚——最緊張的夏季用電高峰正在來臨,可現在倉庫中用來發電的電煤卻只夠用10天。
幾個月以來,李沅所在的浙能集團一再調低儲煤要求,但是始終完不成任務。6月份,集團領導先是要求存煤達到180萬噸,后來調整到160萬噸,還是沒有達到,現在整個電廠的存煤還不到150萬噸。
浙能集團的遭遇是長三角許多電廠的縮影,長三角已經整體出現煤荒。
和浙能集團擁有相同命運的還有全國其他電廠,國家電網在7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家電網區域內許多電廠存煤僅可用10至11天,已經有53座發電機組停機。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連山西這樣的產煤大省也出現了電廠缺煤。
煤荒直接導致電荒。進入7月份以來,隨著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升高,用電量也達到新高,其中陜西、湖北等十多個省市相繼拉閘限電。
如同2008年初那場雪災后的電荒一樣,在安全生產重于一切、有效產能無法釋放、價格管制的特殊背景下,中國又一次迎來了煤荒。
山西的炮聲
煤老板劉立華再也坐不住了。7月1日,陜西省榆林市神木縣涼水井煤礦發生18人井下中毒事故,此次事故讓這個被譽為“中國科威特”的城市的安全生產形勢驟然收緊。劉立華立刻奔赴自己在榆林和內蒙古鄂爾多斯的礦區,為的就是“不要出事”。
劉立華這兩年事業興旺,他的秘訣就是確保自己的煤礦不出安全事故。但去年以來他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頻繁的安全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