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都在用微信,西方人為何還在“原始”地用電郵
微信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而電郵不強迫你立即回復或是閱后即焚,也不主動打擾你的生活。
責任編輯:溫翠玲
微信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而電郵不強迫你立即回復或是閱后即焚,也不主動打擾你的生活。
畢業后有兩周沒登錄學校分配的電子郵箱,我以為我的學生賬號已過期,今日打開,卻收到好多封可愛的電郵。
之所以說它可愛,是因為電郵五花八門卻依舊感受到發信人的親切。有官方發來的郵件:我的數字人文學院發來活動信息預告每月最新文化活動;校長發來脫歐的最新進展以及對學校的影響。有私人邀約的:研究生宿舍最好的朋友Stephanie發來生日祝福;在King’s打工的考試中心怎么總是缺人,又發郵件讓我回去代班;Tedx發來今年會議日程,還有成員開會安排,好可惜,去不了。也有公益及購物推廣的:倫敦血站發郵件用祈使句問我,“有人需要你的幫助,快來捐血吧!”Burberry新包上架了,邀請我去店里看看……
不得不說,我真的很喜歡電郵這種略帶延遲的交流模式,當然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溫翠玲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