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家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募集善款超31億元

其中慈善組織通過騰訊公益募款17.25億元、螞蟻金服募款6.7億元、阿里巴巴公益募款4.4億元。

責任編輯:胡明山

2018年,民政部依據《慈善法》指定的20家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共為全國1400余家公募慈善組織發布募捐信息2.1萬條,網民點擊、關注和參與超過84.6億人次,募集善款總額超過31.7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26.8%。

南都記者注意到,其中慈善組織通過騰訊公益募款17.25億元、螞蟻金服募款6.7億元、阿里巴巴公益募款4.4億元。慈善組織通過新浪微公益、京東公益、公益寶、新華公益、輕松公益、聯勸網、廣益聯募、美團公益、水滴公益等平臺,募款金額均達千萬元級。

互聯網慈善“中國樣本”初步形成

2018年,20家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向扶貧和基層傾斜,服務精準扶貧項目數、基層慈善組織數占比均超過80%。扶貧濟困、教育助學、醫療救助、救災救援、環境保護等領域項目全面覆蓋。騰訊的99公益日、阿里巴巴的95公益周等大型互聯網募捐活動順利實施。

同時,互聯網募捐場景越來越多元化,相關平臺推出行走捐、閱讀捐、積分捐、消費捐、企業配捐、虛擬游戲捐等創新方式,受到公眾歡迎,80后、90后成為互聯網募捐的主流,00后開始參與互聯網公益。

“互聯網+慈善”深度融合,“人人公益、隨手公益、指尖公益”成為潮流。日捐、月捐、零錢捐、一對一捐等捐款種類日漸多元,公眾號推送、APP開屏廣告、線下傳單發送、自有新聞客戶端報道、集團旗下APP打包宣傳等導流方式不斷翻新,初步形成了一個鮮活的互聯網慈善的“中國樣本”。

各平臺加強規范化建設

2018年,各平臺進一步加強規范化建設,強化信息公開、在線投訴舉報功能,嘗試了區塊鏈、“冷靜器”、財務披露組件等一系列技術和管理創新。

相關平臺立足自身特色和優勢,為中小型慈善組織能力建設提供支撐,包括提供平臺入駐、咨詢、培訓、輔導,以及技術、資金、傳播等方面的支持。

騰訊公益推出創益計劃,首期捐出20億元廣告資源、2億元資金,推動廣告從業者及廣大社會公眾,為公益慈善提供創意支持,助力慈善組織和慈善項目在互聯網社交平臺展示傳播。

同時,引導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平臺加強規范,指導愛心籌、輕松籌、水滴籌等三家平臺簽署發布了個人大病互聯網求助行業自律公約。依法依規通過指定平臺進行網絡募捐,已成為廣大慈善組織的共同追尋和行動自覺。

加強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監管

2018年,民政部依據《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范》、《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技術規范》兩項行業標準著力加強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監管,持續做好輿情監測、日常巡檢和投訴舉報受理,持續傳導壓力,督促平臺履行主體責任。

去年,民政部約談平臺18次,全面巡檢2次,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7份、改進建議書9份,要求提交書面說明和整改材料7次;指導地方查處“同一天生日的你”等非法募捐案件;遴選第二批平臺,吸納了美團公益、蘇寧公益、善源公益等網絡平臺。

當前,指定平臺為慈善組織提供募捐信息發布服務更加專業,互聯網募捐運行更加規范有序。民政部兼顧日常巡檢、投訴舉報受理情況,組織專家對20家平臺2018年度工作及運營情況進行了評審和質詢。

民政部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貫徹落實《慈善法》及相關規章制度、行業標準,積極發揮各方作用,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高平臺政治站位,壓實平臺主體責任,加強平臺規范建設,引導平臺以開放融合、產品創新、品牌塑造為動力促進互聯網募捐事業新發展。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絡編輯:溫翠玲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