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則西事件三年后,細胞免疫療法臨床應用迎來解禁
魏則西逝世近三年,一則關于醫療機構體細胞治療的新規引發熱議。
2019年3月2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規定醫療機構體細胞研究采取備案管理。在獲得安全有效性數據后,細胞治療項目可申請臨床應用并收費。
責任編輯:何海寧
新規為可以開展體細胞治療的醫療機構設定了門檻:醫療機構必須是三級甲等,承擔過省部級以上立項的體細胞治療領域的研究項目?!胺线@些要求的醫療機構是極少數?!?/p>
“如果對細胞治療產品以雙軌制監管,可能會導致行業質量標準以及臨床研究規范的混淆,影響行業的規范化健康發展?!?/p>
2019年2月26日,在北京一家醫院的病房里,7歲的白血病人高皓晨準備做CAR-T治療緩解骨髓內的癌細胞。因治療費高昂,父親四處借錢。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IC photo圖
魏則西逝世近三年,一則關于醫療機構體細胞治療的新規引發熱議。
2019年3月2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規定醫療機構體細胞研究采取備案管理。在獲得安全有效性數據后,細胞治療項目可申請臨床應用并收費。
這意味著,在魏則西事件之后被原國家衛計委緊急叫停的細胞免疫療法臨床應用,將迎來解禁。
業界褒貶不一。這一舉措無疑是在支持醫療機構探索創新,讓患者盡早接觸到更為先進的癌癥治療手段。但“備案后即可進行細胞治療臨床研究”“轉化應用可收費”等規定也讓業內擔憂:如果規范和監管不進一步細化,體細胞治療領域的亂象真的會消失嗎?
“首例CAR-T療法訴訟案”
自魏則西事件之后,細胞免疫療法一直走在臨床應用的模糊地帶,糾紛和爭議從未停止。
2017年末,惡性淋巴瘤晚期患者王志慧找到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徐州二院)血液科,加入CAR-T療法。
體細胞治療是指將人自體或異體的細胞,經體外操作后回輸或植入人體的治療方法。魏則西當年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度秋 校對:胡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