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沒有意識形態”

“在觀念上人們可能更看重經濟利益,追求個人利益??赡芩郧笆莻€窮人,現在有錢了,但心態上還是個窮人,不去布施,缺乏愛心,缺乏慈善的意識?!?/blockquote>

責任編輯:張捷,實習生 顧穎能

“救災沒有意識形態”
綿陽九洲體育館安置點,人們看到久違甚至從未見過的景象:災民排成五百多米長隊,等待喝上一碗綠豆粥。

在自然災害頻發的中國,佛教施粥傳統已承襲上千年。眾多宗教寺院在地震中損傷慘重。但除了自救外,他們還主動救助別人。

四川擁有眾多佛教勝地,且為道教發源地。大邑縣鶴鳴山,中國道教協會主辦的“中國道教界為汶川地震災區祈福追薦賑災大法會”,現場籌得善款一千五百多萬元。

作為佛教凈土宗祖庭,江西東林寺是少數直接入川援助的外地佛教寺院,他們車隊從廬山本寺院出發,面包車尾寫著“阿彌陀佛”,卡車兩側各有一個紅色橫幅,一邊是官方慣用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邊則是佛教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和成千上萬無宗教背景的志愿者入川一樣,許多宗教慈善組織都是“不請自來”,也未獲得官方的審批,且在災區分配到適合自己的任務。而背后,國家宗教局透露,四川省宗教部門向各級政府做了大量的協調努力。成都市民宗局機關黨委書記王建民說:“救災沒有意識形態。全世界的華夏兒女只要發自內心真心賑災,我們都應該歡迎。”

在重災區什邡市洛水鎮,來自石家莊的天主教“進德公益”的修女們接到的任務是消毒防疫,盛滿消毒液的噴霧器足足有20公斤,撒灰時白了眉毛,修女們依然感到非常滿足。為了能找到具體的事做,她們3天里已經輾轉數地,呆在車上干著急。

帶隊的“進德公益”副主任韓清平神父說,他一直堅持身著神職服裝,這并未給他帶來任何麻煩。“我會主動告訴他們,我是一個神父。”而頭戴修會會帽,頸戴十字架,身穿白大褂的修女們,她們的特別裝束引起災民們的興趣。

“進德公益”的物資都是直接發放給災民。“我們不會直接交給政府,這是我們的一貫做法。”韓清平神父說。

而來自南京的基督教“愛德基金會”采取一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