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屠殺到非洲經濟典范,這個國家如何逆襲?

責任編輯:金正 鄭凱倫

一提起東非國家盧旺達,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似乎仍停留在2004年上映的著名電影《盧旺達飯店》。

影片以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一位盧旺達胡圖族飯店經理保羅·魯塞薩巴吉納在種族仇殺中設法挽救一千多名圖西族及胡圖族避難者的故事。

如今,25年過去了,從慘痛的大屠殺中重生的盧旺達早已今非昔比。它政治穩定、治安良好、政府廉潔、市容美觀……2001年至2015年,它的GDP年平均增長率竟高達8%,被外界稱為非洲經濟發展的“典范”。

1

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北郊有一棟綠樹環抱的小樓,它靜靜地矗立在那里,注視著如今平靜和諧的基加利。這里游客絡繹不絕,但他們大多表情嚴肅,因為這棟小樓記錄著這個國家一段無法忘卻的歷史。這里就是盧旺達大屠殺紀念館。

圖為位于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的盧旺達大屠殺紀念館。(新華社記者孫永明攝)

1994年4月,盧旺達時任總統、胡圖族人哈比亞利馬納乘坐的飛機在基加利上空被擊落,引發胡圖族極端分子對圖西族及胡圖族溫和派的屠殺,造成100多萬人喪生,其中絕大部分為圖西族人。

盧旺達大屠殺紀念館地下埋葬著約25萬具遇難者遺體。每年4月大屠殺紀念活動高峰,當地民眾會從四面八方來此祭奠和緬懷逝去的親人。

盧旺達大屠殺紀念館陳列著逝者生前的照片。(新華社記者呂天然攝)

紀念館里陳列著許多當年使用過的砍刀、木棍、槍支等,令人不寒而栗。在遇難兒童館,逝者生前照片下方標注了生辰及遇難時間。在那場災難中,無辜兒童被當作泄憤目標遭受殘酷迫害。

圖為盧旺達大屠殺紀念館外擺放的鮮花。(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尋找遇難者遺體的工作至今仍在進行。每年4月,人們都會把找到的受害者遺體妥善安葬,既給死者以安寧,也警醒今天的人們:仇恨只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和平才是每個人、每個家庭平安幸福的保障。

2003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4月7日定為“反思盧旺達大屠殺國際日”。去年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紀念日正式名稱改為“反思1994年針對圖西族的盧旺達大屠殺國際日”。

2

4月7日上午,盧旺達大屠殺25周年紀念活動在基加利正式拉開帷幕。

4月7日,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多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代表在盧旺達大屠殺紀念館為遇難者獻上花圈。新華社發(加布里埃爾·杜薩貝攝)

紀念活動在盧旺達大屠殺紀念館開啟。盧旺達、埃塞俄比亞、乍得、吉布提、尼日爾和比利時等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及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紀念館為遇難者獻上花圈。盧旺達總統卡加梅及其夫人以及法基和容克共同點燃紀念火炬。盧旺達中學生還在現場唱起紀念歌曲。

4月7日,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盧旺達總統卡加梅(左二)及其夫人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左一)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左四)共同點燃紀念火炬。新華社發(加布里埃爾·杜薩貝攝)

在隨后于基加利會展中心舉行的紀念儀式上,卡加梅說,盧旺達人“已經成為一家人”,“盧旺達人忍受的苦難將使盧旺達人奮斗精神不滅……歷史不會重演”。

他說,現在近60%的盧旺達人是在大屠殺以后出生的,他呼吁盧旺達年輕人承擔更多責任,積極參與國家發展建設。

4月7日,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當地青年在紀念盧旺達大屠殺25周年守夜活動中手持象征光明的蠟燭。新華社發(西里爾·恩德格亞攝)

據悉,盧旺達全國各地的紀念活動將持續近3個月,盧旺達駐外使領館也將在全球范圍陸續開展相關紀念活動。

3

25年后的今天,除了在大屠殺紀念館里,你在盧旺達幾乎已看不到那場悲劇留下的痕跡。

這個面積僅2.6萬平方公里的小國政治穩定、治安良好、政府廉潔、市容美觀……2001年至2015年,它的GDP增長率平均每年為8%,被外界稱為非洲經濟發展的“典范”。世界銀行曾說,盧旺達自大屠殺結束以來取得的發展成績“令人欽佩”。

圖為盧旺達首都基加利。(新華社記者呂天然攝)

汽車行駛在連接基加利國際機場和市中心的雙向四車道公路上,你能感受到這條公路沿著“千丘之國”的山勢起伏蜿蜒,綠樹成蔭的街道與大自然充分融合。憑借其在城區潔凈、交通有序及控制犯罪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基加利被聯合國人居署授予2008年聯合國人居獎,它也是獲此榮譽的首個非洲城市。

基加利城區的整潔環境與政府采取一系列舉措以及人們自覺維護公共衛生密不可分。由于盧旺達嚴格執行“限塑令”,在基加利的超市里見不到塑料袋,顧客大多已養成自備購物袋的習慣。

2018年9月29日,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的郊區,盧旺達人民參加每月一次的“烏姆干達”活動。(新華社記者呂天然攝)

盧旺達還把每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六定為“烏姆干達”,即“義務勞動日”。這天上午,盧旺達商家停業、車輛停駛,城市和鄉村的居民走上街頭,清掃垃圾,修補道路,疏通渠道,植樹造林。

而在反腐行動上,盧旺達也走在非洲國家前列。盧旺達總統卡加梅自2000年4月上任以來,就實行對腐敗的“零容忍”政策。2003年盧旺達規定,公務員或任何其他人如不能證明財產來源的合法性,將被判非法致富罪,面臨2至5年的刑期,非法財產將被沒收充公,同時處以非法財產2至10倍的罰款。盧旺達還不斷完善問責機制,成立議會公共賬目委員會、審計長辦公室等部門。

圖為盧旺達首都基加利。(新華社記者呂天然攝)

此外,盧旺達的營商環境優良。在世界銀行2019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盧旺達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29位。據盧旺達發展署介紹,在盧旺達注冊公司僅需6個小時。注冊者首先申請擬使用的公司名稱,獲得批準后遞交注冊公司材料,隨后便可得到公司注冊證書。

4

分析人士認為,盧旺達在大屠殺后幾乎從零開始重建國家,卻取得豐碩的發展成果,這與政治穩定、良好的政府治理以及民族和解等因素是分不開的。

盧旺達大學經濟學和管理系主任依斯梅爾·布坎南說,現任盧旺達總統卡加梅穩固政局,營造了經濟恢復所需的政治穩定,這不僅幫助盧旺達吸引了投資者,還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

圖為盧旺達基加利國際機場。(新華社記者楊孟曦攝)

良好的政府治理也推動了國家發展。盧旺達經濟分析人士特迪·卡貝魯卡說,自大屠殺結束以來,盧旺達政府制定了多項經濟政策以擴大出口規模及發展農業、工業和服務業。

盧旺達政府從2015年開啟“盧旺達制造”計劃,為國家工業生產和貿易平衡帶來積極影響。盧旺達貿易和工業部的數據顯示,盧旺達出口額從2015年的5.59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9.44億美元,進口額從2015年的18.5億美元下降至2017年的17.7億美元。

中國人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開辦C&H服裝廠,助力“盧旺達制造”計劃。(新華社記者呂天然攝)

盧旺達私營媒體業主、政治分析人士阿爾伯特·魯達辛布古瓦指出,圖西族人領導的盧旺達愛國陣線在結束大屠殺、贏得盧旺達內戰勝利后,沒有采取報復性政策,而是致力于民族和解與戰后重建。4月4日,盧旺達民族團結與和解委員會表示,盧旺達全國和解程度已經超過95%。

在卡貝魯卡看來,盧旺達未來仍需努力,特別是在提升經濟水平、改善青年人就業、提高農業生產力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

(來源:新華社)

網絡編輯:溫翠玲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