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春晚第一人”黃一鶴病逝 首創主持人、電話點播等新形式
年屆八旬的黃一鶴接受媒體訪問時,談到春晚吸引力的來源:“說穿了,春節晚會是人性真情的留戀?!?/blockquote>責任編輯:張亞莉
據中央電視臺人力資源管理中心消息,4月8日2時40分,央視原文藝中心文藝部高級編輯、首屆央視春晚總導演黃一鶴因病醫治無效在京去世,享年85歲。姜昆表示,他開創了文藝娛樂節目的先河,于中國電視文藝功不可沒。主持人曹可凡亦稱,黃一鶴“影響中國電視文藝幾代導演”。
黃一鶴系遼寧沈陽人,出生于1934年。1949年參軍,在解放軍某部文工團從事音樂創作,1959年12月調入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前身),從事編導工作。
黃一鶴。
中央電視臺內部歷來有舉辦“迎新春文藝晚會”的傳統,由文藝組導演輪流執導,1978年起恢復對外播出,但為錄播形式。1983年,輪到黃一鶴與同事鄧在軍擔任導演時,黃一鶴主動提出采用現場直播的形式,加設4部熱線電話與場外觀眾互動,從此將職工內部晚會變成了一場全民性的聯歡活動,甚至成了全世界中國人的“新年俗”。
1983年春晚取得轟動之后,黃一鶴又執導了1984年、1985年、1986年、1990年央視春晚,開創了諸多先例,被譽為“春節聯歡晚會第一人”。
1983年,為了將這臺時長4個小時的晚會串聯起來,他首次為晚會設置了“主持人”這一角色,安排相聲演員馬季、姜昆,專業戲劇演員王景愚和當紅電影明星劉曉慶四人搭檔串場,后來主持人團成為大型文藝晚會的固定設置;晚會過程中,為了讓更多觀眾參與互動,還開放了電話點播,由演員根據觀眾的要求“即興演出”。李谷一正是在這樣的情境中,一人連唱7首歌,成就了中國電視史上的一樁佳話。
春晚沿用至今的謝幕曲《難忘今宵》,是在1984年的春晚舞臺首唱,原本是黃一鶴專門請喬羽創作的晚會主題曲。1990年,在黃一鶴執導的最后一屆春晚上,“小品之王”趙本山首登春晚舞臺。
許多年后,年屆八旬的黃一鶴接受媒體訪問,談到春晚吸引力的來源:“說穿了,春節晚會是人性真情的留戀?!?/p>
黃一鶴生前系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他執導的1983年、1984年、1986年和1990年央視春晚均獲得中國電視“星光獎”特別獎。與此同時,他還創作了大量的電視藝術片,其導演的《張明敏的歌》和《紅梅花兒開》分獲“星光獎”二等獎。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絡編輯:溫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