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書記”張治安:成也工程,敗也工程
7月14日,阜陽市原潁泉區書記張治安被宣布終止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至此,沸沸揚揚的“白宮事件”塵埃初落定,張治安仕途生涯終結。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王霞
■父親張家順將他帶入仕途,進入官場前,“白宮書記”學的是建筑設計
■和父親一樣,張治安對建設充滿熱情,“蓋房子”蓋出了成績
■執政潁泉,實施 “白宮”在內的“五大工程”
■搞拆遷,“不讓上訪”;對告狀者,“無罪也關他一年多”
7月14日,阜陽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上,原潁泉區書記張治安被宣布終止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
至此,沸沸揚揚的“白宮事件”塵埃初落定,張治安仕途生涯終結。
十年前,曾學過三年建筑設計的張治安,帶著父親的期望到潁泉區赴任。綜觀其從政經歷,一名熟悉他的潁泉區官員用“成也工程,敗也工程”來形容。
禍起“白宮”
在媒體報道之前,很多阜陽干部其實并不知道“白宮”原來是潁泉區政府大樓。一位市政府工作人員說,他開始誤以為“白宮”是白金漢宮——由前市委書記王懷忠主政時修建的阜陽惟一一所四星級賓館。
事實上,就外觀而言,潁泉區政府大樓與美國總統府并不相像。比較而言,倒是更接近于美國的國會大廈。而實際上,它是一座被張治安認為屬歐式風格的建筑,其原型來自于上海閔行區法院大樓。
“白宮”事件經媒體報道后,潁泉區不少干部頗有怨言:這樓放在上海沒事,放在阜陽就出事了。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白宮”盡管外表氣派,但用“豪華”形容卻言過其實。據了解,興建于2002年的區政府大樓,投資為1400萬元。這一數字相比起一些動輒投資上億的地方政府大樓,著實不能算高。
因為資金窘迫,外表氣派的“白宮”,其實頗為寒酸。比如,8層的大樓竟無電梯,至今多數辦公室尚未安裝空調。門前的臺階,因為質量問題,已經維修過多次。
但正是這座名不副實的“白宮”,改變了區委書記張治安的命運。
2007年1月,一家雜志以“安徽貧困區建豪華辦公樓,日本人來修小學危房”為題曝光了“白宮&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