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大火啟示錄
王鑫的無名指和手腕上有兩道白痕。出發救火前,他擔心駁雜的樹枝會勾住逃生之路,于是摘下手表和婚戒,將它們留在鎮政府辦公室。
他越來越少和人提及那個大火的傍晚,希望時間能讓記憶淡去。
發自:涼山州西昌市、木里縣立爾村
責任編輯:吳筱羽 錢昊平
西昌森林消防大隊的隊員在追悼會后,久久不愿離去。
(本文首發于2019年4月11日《南方周末》)
那天全鎮東拼西湊,最后湊了4個能用的對講機。熊紅軍的對講機沒電后,從左路下來的那一路人,在逃命的幾小時內也處于“失聯狀態”。
用以偵察火情的無人機早在他們到達立爾村不久后就被宣布失效,張軍解釋,因為海拔高,溫差大,無人機的鏡頭起了霧,甚至結了冰晶,“根本看不清”。
這看起來是一次沒有把握的救援?;饒鱿挛鐣鸫箫L,煙點尚未排查清楚,冒著風險下山撲火,救火人員倉促進了火場。
王鑫的無名指和手腕上有兩道白痕。出發救火前,他擔心駁雜的樹枝會勾住逃生之路,于是摘下手表和婚戒,將它們留在鎮政府辦公室。
他越來越少和人提及那個大火的傍晚,希望時間能讓記憶淡去。
王鑫是四川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武裝部部長。2019年3月31日17:30左右,他帶著五十多位村民,從山頂向山下的煙點靠近。出發已半日,人們很疲憊。接近18時,大火突然在十秒內從山腳竄上山腰,“就像火焰噴射”。
他們跳下陡坡,開始逃命。王鑫回憶,逃亡時,人像山崖上飛奔的猴子。
他攀住沿途的樹枝和石棱,左手掌被劃出一道傷口。
王鑫的傷不算什么,這場大火吞噬了31條生命。在森林火災災害分級中,死亡人數超過30人已屬特別重大森林火災。而木里上一次發生致人死亡的森林火情,還是在21年前。這是繼2015年“8·12天津港爆炸”后傷亡最慘痛的消防事件。
煙點在4月5日被宣布全部撲滅,卻又在次日下午復燃。王鑫沒能與大火暫告一段落。
一場已持續12天的大火,讓全國林業第一大縣木里,重新思考在森林防火上面臨的困境。
過去一年,木里縣組織召開了川滇兩省三州九縣(市)護林防火聯防會議,官方數據顯示,全縣的森林火災損失率被控制在1‰以下。
數據沒能阻止這場大火帶走撲火者的生命。天氣、地形、設備、交通、指揮調度等諸多不足,在這場山火中偶然地交織,釀成悲劇。
在木里縣最近一次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縣長通報了火災情況。一位縣領導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覺得縣上還是吸取了很多教訓……在森林防火上,可能我們整個管理體系還有比較多問題?!?/p>
怎么救火?下山撲火兇險難料
和3月大多數時候一樣,3月31日那天日光強烈,沒有降雨。涼山州氣象部門的信息顯示,今春,州內大部地區晴暖多風天氣居多,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長期居高不下。
大約15:00,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徒步到達山頂,幾支撲火隊伍在山頂會合。
大隊長張軍作出判斷。他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提道,“到了火場要先觀察,上山火是很難直接撲救的,下山火則利于撲救。我們到現場時,火是下山火,相對比較容易?!?/p>
沒人預料到后來的火情進展。立爾村所在的麥地龍鄉黨委副書記熊紅軍回憶,“當時火點的明火不大,加上地形復雜,可能誤導他們以為這地方火太小,沒什么可打?!?/p>
村民王曉強的說法證實了這點,“我們在山頂上看不見明火,只能看到山下很多煙霧,大家都說,下山把煙點滅了,這場火可能就燃不起來,就可以回家了?!?/p>
張軍和涼山支隊副支隊長先下去觀察。他們沿著火場山背下方一條路,到達火場下方,此時大概是16:30到17:00之間。張軍沒有往回走。
另一支先遣隊也下山了,這是由四中隊指導員胡顯祿和三中隊排長劉代旭帶領的10人小分隊,前去懸崖撲救兩個火點。
熊紅軍記得,先遣隊傳來可以下去撲火的訊息。按照方案,如果先遣隊沒發現問題,大部隊再下去。
張軍的考量是:“當時還發現兩個懸崖上的煙點,大部隊下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