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救援隊“退”與“進”
人數不超過5人的民間救援隊在非洲當地如何發揮專長?遠赴萬里的救助價值究竟在哪里?
責任編輯:張玥晗
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救援隊員在安置點訪問當地災民。
此次出行,中國民間救援隊將面臨瘧疾、霍亂等疫情的威脅,還需要獨立負擔救援費用,更大的挑戰是:人數不超過5人的民間救援隊在非洲當地如何發揮專長?遠赴萬里的救助價值究竟在哪里?
2019年3月14日晚,強熱帶氣旋“伊代”率先登陸莫桑比克,隨后轉向津巴布韋和馬拉維,引發山洪、泥石流和山體滑坡,成為南半球迄今最為嚴重的氣象災害之一,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廳等多個機構和莫桑比克政府共同呼吁國際社會進行援助。
在距離莫桑比克9700公里外,深圳居民金洋成為這一呼吁的積極響應者。金洋有兩個身份,正職從事芯片研發、軟件設計,同時,他是深圳公益救援隊的救援隊員,近十年參加過多個緊急救援事件,對災情判斷更為敏感。
2019年3月25日,中國政府派出65名中國救援隊隊員奔赴莫桑比克實施國際救援,兩支中國民間救援隊也先后出發。擺在金洋與隊友面前的問題是,“伊代”巨災下,他們要不要去非洲參加國際救援。
參與國際救援并非易事。此次出行,中國民間救援隊將面臨瘧疾、霍亂等疫情的威脅,還需要獨立承擔救援費用,更大的挑戰是:人數不超過5人的民間救援隊在非洲如何發揮專長?遠赴萬里的救助價值究竟在哪里?
緊急響應
對卓明災害信息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卓明)負責人郝南來說,關注“伊代”是“職業習慣”。
2008年汶川地震時,作為志愿者,他沒有奔赴前線,留在成都為大量民間組織提供救援信息,促進有序救援。后來,他投身公益,專門為災害救援提供信息服務,和國內救援隊保持密切聯系,近年來,卓明多次響應國內外的突發災害。
2019年3月18日21點45分,郝南在微信群里發了一條消息:“idai熱帶氣旋津巴布韋洪災,想參與找我報名”,群里有多家民間救援隊負責人,這些民間救援隊多數和卓明一樣,由參與汶川地震的志愿者創辦,十多年來日趨完善專業,其中包括深圳公益救援隊。
拋出那條報名信息時,郝南還未意識到此次災害三分之二的傷亡落在莫桑比克,關注點仍在鄰國津巴布韋。
津巴布韋位于非洲東南部,與莫桑比克接壤。距離災區數百公里的Mana Pools國家公園,是北京平瀾基金會在當地的反盜獵項目地。郝南試著聯系北京平瀾基金會發起人王柯,“我們正準備出發”,對方告訴他。
津巴布韋時間3月18日下午2點,北京平瀾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