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鎮,沒人敢嘲笑藝術家“吃飽了沒事干”
藝術家在烏鎮的頻繁出沒,讓一切發生在這里的“非正常行為”,都詭異地變成需要嚴肅對待的事
責任編輯:鄭潔
《雙?!?卡普爾
藝術家在烏鎮的頻繁出沒,讓一切發生在這里的“非正常行為”,都詭異地變成需要嚴肅對待的事
一分鐘帶你看遍烏鎮藝術展
鏡與凳
陽春三月,烏鎮西柵露天電影院的廣場,出現了一對巨大的不銹鋼凹凸鏡面。
在過客看來,鏡子像是從地上長出來的,好像植物鉆破泥土,原因不同,邏輯一致。它們直立在廣場正中央,不由分說奪去所有進入廣場的視線——用“奪去”或許還太過輕巧,不如說是“吞噬”——周邊有冠頂成傘的古木,有滿是屋漏痕的白墻,有青灰色的磚瓦,都沒得選擇,這對雙眩鏡霸道地將它們噬進了自己的平面空間里。一鏡中有無限的鏡,人在鏡中看自己,仿佛看到一個被困在無數層牢獄里的可憐人。
唯一沒被吞噬的是地面。被雙眩鏡?;枇祟^的烏鎮游客,若有心低頭看,才會發現地下有另一些不起眼的“牢獄”:古鎮原先的地磚中,每隔五六塊便間雜嵌著透明玻璃磚,再仔細看,沒有面部的白色小人站在磚中。廣場邊緣的玻璃磚里只站一個人,越靠近中心人越多,整整齊齊排一隊。
大部分人沒看見?!斑@哈哈鏡真大啊,”對著雙眩鏡咔咔拍幾張照,大大咧咧踩過去。只有小部分人偶然低了頭,隨即發出驚訝又疑惑的聲音:“這是什么?”有人猜:“是燈吧?晚上開起來一定很漂亮?!币晃恢心贽r婦小心翼翼,舍不得踩。
烏鎮最西頭是望津里,那兒的廣場也長出了新東西。遠看像一圈閃閃反光的銀色大蘑菇,近看更不知道是什么了。一位晨起散步的大爺背著手,左看右看,始終不敢走進這一大圈鋁圓盤之間,像怕誤入什么陣法。終于他皺著眉頭問了句:“這啥??!”
在火鍋、燒烤架、新式馬桶等各種荒誕的回答中頭暈目眩了一圈后,老爺子終于得到了“凳子”這樣一個可靠而令他信服的答案,同時也狐疑地接受了這是一件藝術品的說法。我們沒告訴他,這出自一位得過威尼斯建筑雙年展金獅獎、普利茲克獎的日本建筑師之手,更沒說出那位建筑師的名字——妹島和世,因為老爺子很快依經驗對這些凳子下了自己的判斷:“太涼!”
某種程度上老爺子說得沒錯。如果待得更久一些,他會發現它們不僅太涼,也太燙——內凹的鋁面聚攏了光的熱量,面朝它俯身的一剎那會感到光燒在臉上。大爺悻悻地走開,邊走邊嘀咕,“藝術品!”
《懸礎》 施惠
《另一水面》 妹島和世
藝術的助產士
無論是妹島和世,還是雙眩鏡的作者安尼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