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壯大的“超級細菌”家族
截止到2019年4月8日,在美國已經有587例因耳念珠菌感染而致命的病例,這一“超級真菌”只是近年來不斷壯大的“超級細菌”家族中的新成員。
責任編輯:朱力遠
培養皿中的耳念珠菌。
截止到2019年4月8日,在美國已經有587例因耳念珠菌感染而致命的病例,這一“超級真菌”只是近年來不斷壯大的“超級細菌”家族中的新成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的估計,全球每年約有70萬人死于“超級細菌”等耐藥菌感染,而到2050年,這一數字可能突破千萬,超過目前死于癌癥的人數。
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截止到2019年4月8日,在美國已經有587例因耳念珠菌感染而致命的病例。鑒于此種情況,美國將這一“超級真菌”列為“緊急威脅”。
面對致死率60%、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真菌,許多人會感到恐慌,不過,在事情搞清之前,還應客觀冷靜對待。根據CDC的研究,耳念珠菌通常更容易感染那些免疫系統已經衰弱的人,比如那些已經住院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所以對于這樣的超級微生物,要重視,但無需恐慌。
耳念珠菌的殺傷力
耳念珠菌其實并非是新進化出的物種,早在2009年科學家就發現了它的存在。在隨后10年的時間里,美國、英國、中國等國家都曾有感染病例。
此次CDC對耳念珠菌感到擔憂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它通常具有多重耐藥性,這意味著它對通常用于治療念珠菌感染的多種抗真菌藥物具有耐藥性;用標準的實驗室方法進行鑒定是一項困難的工作;它在衛生保健領域引發了疫情。這種真菌主要感染住院數周的病人。
耳念珠菌可以直接在患者之間傳播,也可以從周圍環境傳播。它可以在感染者的皮膚上生長,也可以在他靠近的地方生長。因此,與感染了耳念珠菌的病人密切接觸,甚至去他的房間都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CDC的報告提到了2018年5月的一個病例,當時一名老人因腹部手術被送往美國西奈山醫院布魯克林分院。他在被診斷出感染了一種名為耳念珠菌的致命真菌90天后失去了生命。據報道,即使在這名男子去世后,這種真菌仍然在他接受治療的整個房間里蔓延。事實上,真菌無處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