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東歐 荒原、家園與達不到的“地平線”

“東歐劇變后,書架上馬上擺滿暢銷書。不要指望大多數人都追求高尚的東西,大多數人追求的就是享受和消遣。我對一個真正的嚴肅作家在自己的時代就有巨大影響不抱很大的希望”

責任編輯:周建平

“東歐劇變后,書架上馬上擺滿暢銷書。不要指望大多數人都追求高尚的東西,大多數人追求的就是享受和消遣。我對一個真正的嚴肅作家在自己的時代就有巨大影響不抱很大的希望”

景凱旋 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教授,多年來從事東歐文學譯介工作,譯有《為了告別的聚會》《生活在別處》《玩笑》《布拉格精神》等,編譯東歐地下寫作散文集《地下》。另著有思想隨筆集《被貶低的思想》,去年底出版學術專著《在經驗與超驗之間》 圖 / 牛新華

景凱旋最近讀《普里莫·萊維傳》,挺喜歡,寫了一篇文章推薦。意大利作家萊維在集中營里曾對獄友背誦過但丁《神曲·地獄篇》的片斷:“你們要考慮你們的起源,/你們生而為人,/并非就像禽獸般活著,/一無所成,/而是要追求知識與善行?!?/p>

景凱旋喜歡但丁,也喜歡萊維。喜歡前者的古典和永恒;后者打動他的則是,“描寫自己的家園,卻沒有家的感覺?!?/p>

1986年的春夏之交,一個美國高級進修生給景凱旋推薦了一本書,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The Farewell Party》:“現在西方讀書界很關注這個作家?!?/p>

小說背景是上世紀70年代的布拉格,在輕快的圓舞曲結構內講述一個小號手和護士一度風流后引發的種種沖突,折射制度對人的異化。景凱旋少時經歷“文革”,認為“我們這一代人注定要去思考它、研究它,并盡力作出自己的回答”。昆德拉將輕盈的反諷與沉重的時代、荒誕的死亡交織,迥異于國內的反思文學和當時紅火的西方現代小說,“不是那種講述撫慰的故事……沒有荒原的色彩,但它卻是荒原,且與我們的真實體驗相似?!?/p>

朋友們建議景凱旋索性把書翻成中文。那時他已完成碩士論文答辯,花了六個月,翻譯出這部小說,題名為《為了告別的聚會》。

同一時期,韓少功翻譯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把景凱旋的譯本也推薦給了作家出版社。1987年初,景凱旋到北京交書稿,兩天后就得到確定出版的消息。這一年,兩本捷克當代小說在中國一下子走紅,引爆了中國二十余年的“昆德拉熱”。

“如果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拒絕)偽崇高?!本皠P旋說。昆德拉曾經充滿激情地投身于那個亢奮的年代,后來走向懷疑,其思想中重要的一點是解構“kitsch”,可能符合當時“中國人以反諷來解構宏大敘事的心理”。后來在文章中,景凱旋批評過中國當代作家缺乏書寫現實的能力,“爭先恐后地奔向那些二三流中外教授學者制造的各種理論流派……拼命轉弄著概念的魔方,可就是不通情達理,與現實相去甚遠?!蔽恼率珍浽诹怂乃枷腚S筆集《被貶低的思想》(2012)中。

碩士畢業后,景凱旋留在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教書,本職工作是中國古代文學教研,“搞東歐這一套應該算是不務正業了”。他和妹妹景黎明合作,陸續翻譯了昆德拉的《生活在別處》(1989)、《玩笑》(1993),伊凡·克里瑪的《我快樂的早晨》(1999)、《布拉格精神》(2003)。他托留學生和交換生從國外給他帶書,閱讀范圍逐漸擴大到東歐各國。

在景凱旋看來,東歐文學最吸引他的地方是“生活在真實中”,拒絕非個人化的權力話語而堅持描寫“時代陰影下普通真實的人生”?!八_米亞特”這個俄語詞最早是1950年代一個俄國詩人對自己裝訂的詩集的指稱,后來專門指代東歐地下出版物。美國作家菲利普·羅斯說,“薩米亞特”是東歐社會“真實的唯一監護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夏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