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投資正在“影響”誰?
“資本向善”的倡議,從未有過停歇。
責任編輯:張玥晗 實習生 張問之
2019年4月12日,《社會企業與社會投資行業掃描調研報告》在北京發布。
(本文首發于2019年4月18日《南方周末》)
“資本向善”的倡議,從未有過停歇。
來自上海的沈杰,創業之前,曾是中國科學院通信與信息系統的博士,研究方向是熱門的物聯網。
2016年,沈杰在浙江湖州創辦了一家名為“慶漁堂”的科技公司,致力于用互聯網的模式改變中國農村地區漁業長期落后的局面。他開發了一套水質監控系統,以水質監控科技服務為切入點,降低養殖風險和勞動強度,連接零散魚塘,形成規?;a養殖,實現無公害、零排放、高效益的生態養殖模式。
“我是漁民的兒子,在魚塘邊長大,對漁業很熟悉,對漁業很有感情?!鄙蚪芨嬖V南方周末記者,在尋找啟動資金時,他屢屢碰壁?!百Y本對漁業的認知,還是比較陌生的?!鄙蚪苷f,“前后我見了好幾十位投資人,最后禹閎資本和跟投方投資了2000萬元?!?/p>
2018年6月1日,在中國社會企業與社會投資論壇2018年會舉辦的影響力投資簽約儀式上,沈杰與上海禹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禹閎資本)簽約。
沈杰認為“慶漁堂”是社會企業,他希望通過成立企業解決某個社會問題,而投資“慶漁堂”往往被稱為“影響力投資”,一種義利并舉、公益與商業相融合的投資,財務回報之外,也追求對社會和環境的正面影響。
2019年4月12日,中國首份《社會企業與社會投資行業掃描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北京發布。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