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油田“老了”
玉門油田鑄就了“鐵人精神”和“石油搖籃”兩張品牌。如今,轉型是擺在這座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政府、企業和百姓面前最大的困難。舊的一切正在永遠消失,新的一切還在廢墟中醞釀。
責任編輯:方迎忠 鄭潔
玉門油田鑄就了“鐵人精神”和“石油搖籃”兩張品牌。如今,轉型是擺在這座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政府、企業和百姓面前最大的困難。舊的一切正在永遠消失,新的一切還在廢墟中醞釀。
2018年4月,甘肅省玉門市,幾個少年坐在滑板上,從位于老君廟的單馬路這頭滑向解放門的那頭。整條馬路不見一輛車經過,兩邊空無一人的建筑處處都透著荒涼
玉門油田是30年代人工開采的第一口井,此后這里成為中國石油的搖籃和圣地,成為石油工人參觀的教育基地
著名的老君廟油礦“西河壩”。玉門油礦的發源地。半個世紀過去了,玉門油田產量逐年下降,每個油田開發到后期都會遇上這樣的問題
玉門老城外的戈壁灘上,祁連山下的墓地,遠處可見煉油廠。一代代的玉門人埋葬于此,很多人來了就再也沒能回去
“這就是座廢城,有啥好看的?!迸c當地人聊起老玉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