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神圣島嶼

南亞次大陸以南洋面約40公里處,斯里蘭卡如懸浮于印度洋北岸的淚滴,而在大陸板塊運動時期與印度半島脫離時留下的串串孤島,恰似千年未干的淚痕,這似乎暗示了這個島國一路走來跌宕起伏的命運。

責任編輯:楊嘉敏

南亞次大陸以南洋面約40公里處,斯里蘭卡如懸浮于印度洋北岸的淚滴,而在大陸板塊運動時期與印度半島脫離時留下的串串孤島,恰似千年未干的淚痕,這似乎暗示了這個島國一路走來跌宕起伏的命運。

斯里蘭卡,島國風光。 (陳晞/圖)

在梵文里,“斯里”為“神圣”,“蘭卡”為“島嶼”之意。這座“神圣島嶼”地處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在公元1世紀時,就有能躋身世界頂級的國都。但有時文明的發展實在難以捉摸,與柬埔寨的吳哥窟、緬甸的蒲甘、土耳其的阿尼一道,這些盛極一時、萬國來朝的城邦逐漸成為歷史的注腳。

北方無戰事

旅程從島東北部城市亭可馬里(Trincomalee)開始,這座以漁業為主的小城作為泰米爾人聚居地和昔日的前線城市,讓人不由得愿意一探究竟。

前往亭可馬里的路上一派荒蕪,道路在萬里無云的蒼穹下筆直延展,路旁大片的荒草像飽受戰爭摧殘的焦枯老兵,平原上偶爾出現磚瓦房不但沒讓景色活潑起來,反而更增添了一種孤寂感。

路是新近整修過的,斯里蘭卡全國基本都是鄉間公路,但路況相當不錯,當地人維護公路的態度令人放心。

夜間的亭可馬里仍然不適合單獨行動,況且也看不到什么東西,路燈等基礎設施的缺乏讓這里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倒是讓天上的星空璀璨異常。等太陽初升,我便迫不及待地探訪城中巷弄。難以想象,眼前這座襤褸而沉默的城市是泰米爾文化的重鎮,2500年的文明史讓其成為亞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這里先后在葡萄牙人、荷蘭人和法國人之間易手,最后被英國統治下的錫蘭收為行省,其全天候的天然良港條件讓英國人志得意滿。在亭可馬里城中的建筑上,仍能看出歐洲式樣對當地審美的影響。即便在內戰期間,亭可馬里也是斯里蘭卡政府軍的海軍和空軍基地。

只有在海鮮市場還能依稀尋得往日的盛景,每天早晨6點半,所有的漁民都會帶著當日的收成到這里齊聚,嘈雜的空氣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溫翠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