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了我的五本譯著
在翻譯式慢閱讀過程中,這些書深化思想,豐富生活。毫不夸張地講,這些書影響了我一輩子。我想描述一下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五本。
責任編輯:劉小磊
美國艾比林基督大學課程設計師方柏林。
(本文首發于2019年4月25日《南方周末》)
閱讀有很多類型,有一目十行走馬觀花,也有字斟句酌細細品味。讀者是自由的,不懂的地方可以跳過去,不喜歡的地方可以略過去。從事翻譯,則繞不開作者文字的一枝一葉,甚至還得揣測文字的來龍去脈,遣詞造句的良苦用心。十幾年來我翻譯了一些文學著作。在翻譯式慢閱讀過程中,這些書深化思想,豐富生活。毫不夸張地講,這些書影響了我一輩子。我想描述一下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五本:
邊緣與關愛:
彼得·康著
《賽珍珠文化傳記》
這本書是我在導師劉海平先生的帶領下,和張玉蘭老師、江皓云師妹合作翻譯的第一本書。這本傳記讓我熟悉了賽珍珠這個享譽世界的美國諾獎作家。劉老師和作者彼得·康先生私交甚篤??迪壬矊⒗暇粗赜屑?,甚至授權他改動文中不合理的地方。在兩位老師的接觸當中,我能窺見作者寫作中的動機和細節處的各種考慮。翻譯過程中,我們四個譯者經常在一起探討,此過程打破了成書過程的神秘性。初出茅廬的我,在老師帶領下,意識到書后來的定型是作者在各種描述的可能之間,選擇了當時認定的最佳版本。打磨是文字工作的最大趣味,可惜這個時代沒有人會給你一大筆錢,讓你忘掉一切,成天做這種事。一本書是從來都寫不完,也從來譯不完的,只能通過交稿,結束無窮無盡的打磨,然后生活繼續向前。
經過這本書,我后來的生活千絲萬縷地和賽珍珠研究聯系在一起。我本來就成長于中國農村,譯書中間,在賽珍珠曾經任教的南京大學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