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平成時代的最后一天……
在令和時代,德仁天皇面臨的三大挑戰:短期來看,日本經濟的最大隱憂是沉重的債務;長期來看,最大的困境是低生育率及其導致的嚴重老齡化和人口減少;在國際上,日本還面臨著另一個百年來首次出現的重大變化,那就是中國的崛起。
責任編輯:聶寒非
在令和時代,德仁天皇面臨的三大挑戰:短期來看,日本經濟的最大隱憂是沉重的債務;長期來看,最大的困境是低生育率及其導致的嚴重老齡化和人口減少;在國際上,日本還面臨著另一個百年來首次出現的重大變化,那就是中國的崛起。
2019年2月24日,在日本東京,日本明仁天皇(左)和皇后美智子參加慶祝明仁天皇在位30年儀式。
那些行將消逝的事物總是容易挑動人們內心深處的那根敏感的神經。
在日本,今天(4月30日)是平成時代的最后一天。過了今天,歷史將要翻開令和時代的嶄新一頁。
自從2016年8月明仁天皇極不尋常地向國民發出退位懇求之后,日本社會就陷入了一種焦慮與懷舊、期許與興奮夾雜的莫名情緒中。隨著老天皇退位、新天皇即位的交接日子日益臨近,“平成最后的……”越來越成為一句流行短語——人們會脫口而出:這可是“平成最后的賀年卡”“平成最后的圣誕節”“平成最后的馬拉松”……了??!
平成時代的最大成就
這個時代縱有再多“失落”,至少它是一百多年來第一個與戰爭絕緣的和平時代。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普遍的心理狀態,近來緬懷平成時代、為它說好話的文章很多。
它們的最大理由是:這個時代縱有再多“失落”,至少它是一百多年來第一個與戰爭絕緣的和平時代。這就是它的最大成就,完全配得上“平成”兩個字。據說這個年號典出《史記·五帝本紀》中的“內平外成”,也出自《尚書·大禹謨》中的“地平天成”。
確實,上世紀80年代經濟泡沫崩潰的日本在進入平成年代以后,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清新,社會秩序更加良好有序,國民生活更加平和踏實……至于說社會的老齡化、少子化。這是發達國家的通病,并不是日本獨有的問題,甚至恰恰是日本躋身世界最發達國家行列的一個經典寫照。
伴隨著在科技、文化、國際援助等各個領域里作出的重大貢獻,日本這個國家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也達到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高的新高度。一個最簡單的數字可供參照:在64年漫長的昭和時代,日本人一共只有5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但在長度不到它一半的平成時代,卻有16位日本人榮獲諾貝爾獎……
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
但即便是最心平氣和的評論者,在談論平成時代時恐怕也很難不流露出一絲感傷。
對于廢除君主制已經一百多年的當代中國人來說,我們祖先發明的年號,如今幾乎已是一件充滿異國情調的藝術品。但對于我們的東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