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犯人”面臨的困局,不僅僅是重返社會
2019年4月20日中午,在位于岳陽平江的湖南省強制醫療所內,記者見到了陳清和她丈夫。他們開車從湖南郴州趕來,那里離平江縣有四百多公里,一個來回所花費的時間至少10個小時。據陳清回憶,自從2012年得知弟弟陳澈被收治在湖南省安康醫院(2013年改為“湖南省強制醫療所”)后,她每年至少會來平江一次。
責任編輯:聶寒非
在湖南省強制醫療所內嚴重肇事肇禍的精神病人。
一位法官坦承,最令他們頭疼的是,一旦精神病人解除強制醫療重返社會,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難以管控和解決,他們周圍的市民都是潛在的受害人。于是,就像在源頭上司法機關不輕易啟動精神病司法鑒定程序一樣,他們也傾向于在解除強制醫療程序上慎之又慎。
(相關報道《被積壓的精神病“犯人”》刊登于2019年4月25日《南方周末》)
2019年4月20日中午,在位于岳陽平江的湖南省強制醫療所內,記者見到了陳清和她丈夫。他們開車從湖南郴州趕來,那里離平江縣有四百多公里,一個來回所花費的時間至少10個小時。據陳清回憶,自從2012年得知弟弟陳澈被收治在湖南省安康醫院(2013年改為“湖南省強制醫療所”)后,她每年至少會來平江一次。
悲劇發生在2009年,陳澈因精神病發作,殺了鄰居家的小孩,被當地派出所移送給了位于懷化的精神病監護所。根據陳清的說法,鄰居和她家關系一直不錯。事情發生后,她家向受害者的家庭賠了10萬元。
陳清介紹,她和弟弟陳澈從小關系就很好,每年都來看陳澈是擔心他胡思亂想,以為姐姐不要他了。事實上,近三年,陳清不斷向強制醫療所申請,想把弟弟接回家。
對陳澈來說,如今手續齊全,他想要重返社會只需等省強制醫療所給出“病情穩定,適合出所”的認定。記者問陳清,你弟弟出去后怎么面對當初的鄰居。陳清告訴我,鄰居已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度秋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