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盲人大學生求職記
有人問“讀了書以后又能怎么樣”,鄭榮權只有小學文化的母親總是回答,“我也不知道怎么樣,但書總是要讀的。我的孩子不要比別人差?!?/blockquote>發自:廣州
責任編輯:吳筱羽 實習生 全思凝
鄭榮權使用電腦打字錄入信息的速度很快。在大學里,由于他的電子版筆記內容詳盡清晰,期末備考時常被同學們打印出來參考。
(本文首發于2019年5月2日《南方周末》)
在溫州大學附屬茶山實驗中學任教第一周,他就記住了全班40個學生的名字。
有人問“讀了書以后又能怎么樣”,鄭榮權只有小學文化的母親總是回答,“我也不知道怎么樣,但書總是要讀的。我的孩子不要比別人差?!?/p>
大二邏輯學考試,老師為她去掉帶有符號的證明題和計算題,替換為文字描述的推理題。所有人都看到,試卷上那幾道推理題括號備注“黃鶯的題目”。
浙江大學生鄭榮權正面臨一個困境。
他應聘了南京市盲人學校高中政治教師崗位,筆試、面試成績均排名第一,但他無法進入這所學校。原因是,他的視力只有0.05,不符合體檢標準。
如果就此放棄,意味著這個師范生的四年專業學習將無用武之地。
在被設定為“hard模式”的人生中,鄭榮權不斷闖關升級,來到最新的一道關卡。
鄭榮權是2015年全國首批使用盲文試卷參加普通高考并被普通大學錄取的7名盲生之一,就讀于溫州大學思想政治專業。他將于2019年6月畢業。
鄭榮權曾是首批盲人大學生,如今又成為第一個求職的思政師范專業盲人本科生。繼普通高考對視障人士放開后,公共領域就業會否充分考慮政策銜接,代表著這項當初被交口稱贊的政策是否有足夠的延續性。
目前,教育部仍在探索視力殘疾等人員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申請認定教師資格的相關制度措施,體檢限制暫未能打破。
中國殘聯執行理事會理事、中國盲人協會主席李慶忠建議相關部門研究修改體檢相關標準。2019年4月12日接受采訪時,他對南方周末表示,“對榮權個人來說,這是一個挫折,但對整個群體來說,我希望它是一個推動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的機會?!?/p>
而李慶忠這一觀點,也恰是鄭榮權本人愿意講述自己故事的原因。
無法被錄取的第一名
鄭榮權難以逾越的是一個政策性問題。事實上,為了找工作,那份招聘文件他反復讀過不下幾十遍。
南京市教育局官網在2018年11月發布的《2019年南京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公開招聘教師公告(寧事招公告核﹝2018﹞67號)》中,對身體條件有要求的文字有兩處。
第一處是應聘人員須“具備正常履行崗位職責所需的身體條件”,鄭榮權想自己是符合的。他擁有兩所普通中學的實習教學經驗,對履行盲校教職信心十足。
第二處則讓他犯難,文件注明“體檢標準參照《國家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執行”。根據公務員體檢標準,雙眼矯正視力均低于小數視力0.6、一眼失明另一眼矯正視力低于小數視力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