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公益的“選擇困難癥”
演藝明星挑選公益項目的同時,公益項目也在挑選明星。形象正面、沒有負面信息的明星通常能成為公益機構的合作首選。
責任編輯:張玥晗
林志玲參加中國扶貧基金會公益項目被視為演藝明星參與公益的優秀案例。
(本文首發于2019年5月2日《南方周末》)
與大眾以為明星做公益是作秀不同,很多明星做公益,與自己的性格相關,是興趣所在,“安排明星參加公益活動,都要尊重明星的意愿,因為他們參加很多公益活動都是不拿報酬的?!?/p>
演藝明星挑選公益項目的同時,公益項目也在挑選明星。形象正面、沒有負面信息的明星通常能成為公益機構的合作首選。
“演藝明星公益的生態鏈初具雛形,推動更多的演藝明星公益項目成為多元化合作項目”。
2019年4月16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委托ABC美好社會咨詢社撰寫并發布《2017年度中國演藝明星公益觀察報告》(下文稱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演藝明星在積極投入自己的力量參與公益,或成為捐贈人,或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動公眾對公益的認知?!?/p>
在現實中,公眾也越來越多地看到明星們出現在社會不同領域,為公益發聲:王源、王俊凱、易烊千璽的粉絲紛紛為他們“愛豆”參與的公益項目籌款;《奔跑吧兄弟》中的跑男家族在行知小學里呼吁公眾關注父母在外的留守兒童;周杰倫多年間擔任過不同公益項目的形象大使;陳坤創辦公益項目“行走的力量”,自2011年起,連續身體力行組織并參與行走……
中國的演藝明星們,以越來越多元的形式參與公益,與此同時,公眾也對明星參與公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該報告同時發現,目前明星公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其執行專業性、社會價值的可評估性等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
社會組織發布首份明星公益觀察報告
歷經近兩年,沒有基礎數據庫,也沒有可以參照借鑒的案例,這份明星公益報告終于發布。作為發起單位,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王鵬,在與南方周末記者談到明星做公益的話題時,一個直觀感受就是“這是一個需要社會各界支持并不斷完善的報告”。
演藝明星公益活動的公開報道情況,和相關基礎數據研究分析的相對不完善,都給報告的撰寫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王鵬卻認為,這份報告的出臺,“十分有必要”。
“慈善與公益事業,在今天是有法可依的,但是相當一部分人還未認識到其中的專業性,導致出現一個現象:明星擁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他們涉足公益后,各自關心的領域很廣,但是深度和可持續性卻不夠?!蓖?/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