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三年后,嫌疑人吳謝宇歸案
到福州去找謝天琴之前,吳謝宇的舅舅回過一次老家。他和鄰居說找不到姐姐,打電話都是外甥接的。
謝家人曾向鄰居敘說吳謝宇可能的動機。在以母親名義舉巨債前,吳謝宇就曾向母親和舅舅借了很多錢,到后來,連母親都讓舅舅別再借錢給他了。
吳謝宇的小姨說,他們最好奇的是媒體報道中空白的那部分——孩子上北大后到底經歷了什么?
老人離世前,女婿杜明海想提吳謝宇的名字卻又不敢提,如鯁在喉。他知道老人心里惦記著唯一的孫子,希望他有個落點。
發自:福建仙游、福州、重慶
責任編輯:吳筱羽 實習生 全思凝
到福州去找謝天琴之前,吳謝宇的舅舅回過一次老家。他和鄰居說找不到姐姐,打電話都是外甥接的。
謝家人曾向鄰居敘說吳謝宇可能的動機。在以母親名義舉巨債前,吳謝宇就曾向母親和舅舅借了很多錢,到后來,連母親都讓舅舅別再借錢給他了。
吳謝宇的小姨說,他們最好奇的是媒體報道中空白的那部分——孩子上北大后到底經歷了什么?
老人離世前,女婿杜明海想提吳謝宇的名字卻又不敢提,如鯁在喉。他知道老人心里惦記著唯一的孫子,希望他有個落點。
穿過吳家屋前的稻田,吳智的墓就在不遠處的青山上,那是個雙人穴,謝天琴的骨灰至今還未落葬。
(本文首發于2019年5月9日《南方周末》)
圍繞2016年北大學生吳謝宇疑似弒母案的兩個家庭,一個支離破碎,一個戰戰兢兢。
這是兩個結親二十多年的同鄉家庭,卻因種種原因從未往來,直到他們共同的驕傲——家里那個考上北大的孩子,將他們同時推入黑洞。
他們小心翼翼等候著那個所謂的真相——“小宇為什么殺他媽媽?”
對真相的判斷藏于他們心底。吳謝宇的舅舅謝添曾對悲劇原因下過斷語:“我姐一生清苦、清貧,也有種清高,或者說是人格潔癖,從而注定了悲慘的結局?!钡丛傧蛎襟w解釋更多。
在和謝家往來密切的鄰居講述中,親屬們似乎也早已逼近真相。差的一口氣只是:“孩子上北大后到底經歷了什么?”
施害方與受害方來自同一個家庭,幾乎所有人的表達欲都被封死,保持緘默成了他們共同的選擇。直到2019年4月20日,消失三年多的吳謝宇在千里之外的重慶被捕,緘默不得不被打破。
親友們曾打電話向警方詢問案情,無果。一些在警方有線人的媒體往往比他們知道案件更多進展。
在持續數日的采訪中,多位親友都表態“希望你們不要再來打擾了”。但他們依然會點開每篇有關吳謝宇的報道,試圖找尋些什么。
父母雙盲家庭的長女
吳謝宇母親謝天琴的老家在仙游縣城老區一條逼仄的巷弄里。建好的新房沒有裝修,四顧無人。謝天琴曾在此長住,與父母和弟弟妹妹一起,一家五口。那時的家,只是一個一層樓的小院。
謝天琴的父母都是盲人。父親曾是一名大學老師,他在“文革”中被劃為右派,后來得以平反。閑居在家而兒女又未長大的日子,主要靠海外的兄弟寄些錢回來過日子。
長貧難顧,相熟多年的鄰居記得,謝家一度需要靠遠親接濟才能吃得飽飯。
謝父并非天生的盲人,他年輕時戳瞎了自己的雙眼,后來娶了一位盲女為妻。鄰居回憶,盲女是“后面山上的人”,比謝父年輕一大截。
鄰居也不知他戳瞎自己的原因,“可能是單位的事情,也可能是和弟弟吵架”。網上也有自稱和謝天琴相熟的人稱,“是因為感情問題”。
無論如何,這是段被隱匿的過往,只有走得近的鄰居才聽老人說起過。大多時候,他們會稱贊他口才卓越、性格開朗。一位鄰居回憶,自己女兒讀書時遇到不會做的語文和算數題,還會去請教謝父,那時謝父已是盲人,但把問題說給他聽,他總能指導。謝父還喜歡給街坊鄰居講歷史故事,他學的專業就是歷史。
長女謝天琴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
在鄰居的敘述中,謝家三姐弟關系緊密,從小互相幫扶。在清貧的家庭里,謝天琴格外懂事。她內向安靜,不怎么會開玩笑,學習刻苦,也會幫忙洗衣拖地,有著長女的擔當。她是姐弟里唯一上大學的人,和父親一樣學歷史,順利當上老師,從仙游去了南平,又調往省城福州。
清貧的家境直到謝天琴的弟弟謝添外出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