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公安”如何改變城市安防體系

依托感知設備,能根據每個路口的流量變化,即時給出合適的方案,調整紅綠燈時長。到了深夜,監測系統還能通過紅外攝像技術迅速辨認出乘客是否系了安全帶。

如今借助智能系統,公安機關可以迅速得到數據,確保把隱患排除在保護圈外。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上海市某小區內,社區民警和志愿者對智能門禁系統進行測試。 (受訪者供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5月9日《南方周末》)

依托感知設備,能根據每個路口的流量變化,即時給出合適的方案,調整紅綠燈時長。到了深夜,監測系統還能通過紅外攝像技術迅速辨認出乘客是否系了安全帶。

如今借助智能系統,公安機關可以迅速得到數據,確保把隱患排除在保護圈外。

外灘濱水區是上海最具標志性的城市景觀區域,2019年5月1日,此區域瞬時客流量的峰值達到了53919人。

這一數字完全在公安部門的預料之中,早在4月26日,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指揮中心主任蔡立新就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預計該地區“五一”當天的客流峰值是“五萬三千多人次”,與最終的實際數字相差無幾。

能預測這么準確,在于“五一”之前,公安部門的智能設備就已從交通運輸系統獲取了各類數據,從而預估出客流量的變化。

人工智能的貢獻,不僅于此?!拔覀冊诳?、街面等地,布控各類感知設備,形成了智能化的監測系統?!辈塘⑿陆榻B。

依托感知設備換來的結果是,監測系統通過搜集實時交通數據,能根據每個路口的流量變化,即時給出合適的方案,調整紅綠燈時長,高峰時段做到了10分鐘內一次精細化控制調整。到了深夜,監測系統還能通過紅外攝像技術迅速辨認出乘客是否系了安全帶。

先進的智能設備就像人體的“神經元”,感知并搜集著各項數據。得來的數據會傳到警方的系統平臺進行認知,最終再由系統輸出指令推送到應用一線。

這個被稱為“智慧公安”的新模式成了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的新生力量。建成這樣一個智能防控系統,上海警方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提出建設“智慧公安”的不止上海一地。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一場強調“智慧公安”的技術革命已在中國多個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