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的靈魂“游蕩”在佩拉宮
一戰結束后,奧斯曼帝國徐徐落下帷幕,領土等待被列強瓜分,彼時伊斯坦布爾的佩拉宮酒店像漩渦中心,見證了各路政客、軍人、商賈、殺手、知識分子在此間的運籌帷幄、追逐角力。英國偵探小說家克里斯蒂·阿加莎只是這場政治風云中的花絮,卻被作者意外捕捉到了像漣漪般蕩漾至今的傳奇軼事。
責任編輯:楊嘉敏
一戰結束后,奧斯曼帝國徐徐落下帷幕,領土等待被列強瓜分,彼時伊斯坦布爾的佩拉宮酒店像漩渦中心,見證了各路政客、軍人、商賈、殺手、知識分子在此間的運籌帷幄、追逐角力。英國偵探小說家克里斯蒂·阿加莎只是這場政治風云中的花絮,卻被作者意外捕捉到了像漣漪般蕩漾至今的傳奇軼事。
阿加莎筆下的奇案縱然讓人燒腦,她遺留在佩拉宮的謎團似乎更無解……
伊斯坦布爾佩拉宮酒店411房間,據說阿加莎在此寫下《東方快車謀殺案》。
每個放在歷史的磅秤上,會讓指針劇烈轉動的城市,都有那么一個被尊稱為“Grand Hotel”的大酒店。伊斯坦布爾是這樣一個重磅城市,而它的“Grand Hotel”,就是位于佩拉區的佩拉宮酒店(Pera Palace Hotel)。很多時候,當地人喜歡簡言之,就是那個克里斯蒂·阿加莎老太太住過的地方,據說她在411房里寫就了傳世之作《東方快車謀殺案》。
我入住佩拉宮酒店的第一幕略有戲劇化。辦好手續,大堂右側有前往房間的樓梯天井,伊斯坦布爾的第一座電梯在這里,現在只有是住店客人登記入住后,才有機會在禮賓部陪同下,打開那扇鑄鐵的門,好像被魔術師塞進了鳥籠里的鳥,在木質復古的百年轎廂里,用英國作家丹尼爾·法森的描述,“就好像一個行屈膝禮的女士一般”冉冉上升而去。
佩拉宮的老式電梯充滿古典氣息。攝影
佩拉宮如同西方在東方耳邊的低語
我沒有住進411房,但它卻比阿加莎房多一個陽臺,推開那扇有金角灣景的落地窗,攝人心魄的金角灣帶有清真寺天線的日落在遠眺之處,而同樣波瀾起伏的伊斯坦布爾市井人海就在腳下,正如一本一百多年前出版的旅游指南“Guide Bleu”里特別指出的:帶有“電梯、衛生間、淋浴、暖氣、電燈等所有舒適的現代化設施,還附送金角灣壯麗的美景”。
我把正在閱讀的一本名為《佩拉宮的午夜》放在陽臺的小圓桌上,它的紙頁好像蝴蝶翅膀在震動,發出輕微“噼里啪啦”聲,和樓下黃色的Dolmu?(一種共乘小巴)司機的吆喝聲構成了入世和出世的兩個伊斯坦布爾。書頁正好翻到的這頁如此描述這個酒店:“佩拉宮如同西方在東方耳邊最后的低語”。
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微風吹動酒店房間的落地窗簾,正是此時西方在東方耳邊的低語。
英國作家西蒙·溫徹斯特曾經這樣描述佩拉宮:這座華麗的酒店曾經蜷縮在一個由陰謀、暴力、性和諜報活動筑成的陰暗的海市蜃樓里,所有這一切與奧斯曼帝國逐漸隱沒的輝煌形成了對比。
這座當年在位于墓園街和暴徒大街交叉地段建立起來的大酒店窗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