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一月可見”與“閱后即焚”痛點
一些名人掉以輕心,認為微信朋友圈是私人領地,發表言論時放松警惕,豈料被熟人截圖公之于眾,引起風波,從此三緘其口。應對截圖的無能,已然成了智能手機的bug,群聊最怕截圖,冤無頭債無主,有事最好面聊。如果面聊還怕錄音竊聽,就向港片中的大佬學習,邊蒸桑拿邊私語,略顯尷尬但安全可靠。
責任編輯:陳斌
一些名人掉以輕心,認為微信朋友圈是私人領地,發表言論時放松警惕,豈料被熟人截圖公之于眾,引起風波,從此三緘其口。應對截圖的無能,已然成了智能手機的bug,群聊最怕截圖,冤無頭債無主,有事最好面聊。如果面聊還怕錄音竊聽,就向港片中的大佬學習,邊蒸桑拿邊私語,略顯尷尬但安全可靠。
微信推出朋友圈“最近一個月可見”功能,解決了三天太短、半年太長的問題。
日前,微信版本迭代,推出朋友圈“最近一個月可見”功能。此前,朋友圈已設有“最近半年可見”“最近三天可見”可選項,此番補充,解決了三天太短、半年太長的問題。
微信創始人張小龍在今年初的公開演講中透露,每天有7.5億人登錄朋友圈,超過1億人設置了“三天可見”。他本人鼓勵信息的限時可見,這能讓用戶“更加勇敢地發朋友圈”。愛一個人需要勇氣,發朋友圈同樣需要勇氣。
或許是受張小龍啟發,其他互聯網社交產品紛紛跟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溫翠玲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