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也不能減主食
最新的一項大型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與死亡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所謂碳水化合物有害、是垃圾食品的說法盡管在過去幾年甚囂塵上,其實并無科學依據。
責任編輯:朱力遠
最新的一項大型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與死亡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所謂碳水化合物有害、是垃圾食品的說法盡管在過去幾年甚囂塵上,其實并無科學依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第一條推薦是“食物多樣,谷物為主”,這個谷物就是碳水化合物。中國的推薦標準是碳水化合物在整個飲食中的含量占大部分,為55%-65%。美國營養學會的膳食指南也建議人們的每日碳水化合物應占全部熱量的大部分,為45%-65%。
然而從2012年起,貶低甚至否定碳水化合物的言論四起,最極端的是稱大米飯這種典型的碳水化合物為垃圾食品之王。盡管后來有不少研究對此論調進行了反駁,但是唱衰碳水化合物的言論還是廣泛流布,不絕于耳。
好在科學是需要證據的。最近又有一項大型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既不利于健康,也無法延年益壽,從而再次證明“食物多樣,谷物為主”的飲食指南是經受得住檢驗的。
低碳水化合物的風險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MohsenMazidi團隊在2019年最近一期的《歐洲心臟雜志》(EuropeanHeartJournal)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對美國國家健康和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