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仍然影響著德國的兒童教育?看看德國人對一本育兒手冊的反思
1934年,德國女醫生哈赫根據自己的育嬰經驗寫了一本育兒手冊《德國母親和她的第一個孩子》,提出從嬰兒起就訓練孩子的紀律性、整潔性、秩序性和情感抑制力。由于她的主張受到納粹的推崇,該書成為納粹婦女聯盟開設的媽媽培訓班的教科書,數百萬年輕的德國女性接受了哈赫育嬰法的培訓。很多心理咨詢工作者認為哈赫的育嬰手冊至今仍然在影響著德國人。
責任編輯:劉小磊
1934年,德國女醫生哈赫根據自己的育嬰經驗寫了一本育兒手冊《德國母親和她的第一個孩子》,提出從嬰兒起就訓練孩子的紀律性、整潔性、秩序性和情感抑制力。由于她的主張受到納粹的推崇,該書成為納粹婦女聯盟開設的媽媽培訓班的教科書,數百萬年輕的德國女性接受了哈赫育嬰法的培訓。很多心理咨詢工作者認為哈赫的育嬰手冊至今仍然在影響著德國人。
無論是在紙媒的鼎盛時代,還是在當今的新媒體時代,育兒手冊可以算是人類的一種閱讀剛需了。日本松田道雄的《育兒百科》,美國的《斯波克育兒經》《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在中國都是百萬冊級別的常銷書,有多個版本同時銷售。
德國曾經也有這么一本育兒手冊,名字叫《德國母親和她的第一個孩子》。該書初版于納粹時期的1934年,戰后更名為《母親和她的第一個孩子》再版。到上世紀80年代,該書共賣出120萬冊,影響了幾代德國人。
哈赫影響了德國幾代人的育兒手冊的五種版本。
不過,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德國人開始反思這本育兒手冊的教育理念。本文要介紹的這本《阿道夫·希特勒,德國母親和她的第一個孩子》就是這一反思進程中的一本重要著作。它使我們看到,德國人對納粹的反思不僅僅限于“歷史”,而是深入到了方方面面,到了連育兒手冊都不放過的程度。
納粹推崇的育兒方法
這本“反思書”的作者是西格里德·張伯倫(Sigrid Chamberlain),并非知名作家或記者。從一些零星的采訪記錄來看,她生于1941年,是一名社會教育工作者,曾在孤兒院、無家可歸人員收留所和托兒所工作。
作者在接受訪談時提到,寫這本書緣于她自身的困惑: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她發現,當小孩傷心難過的時候,自己沒有能力去安慰孩子。這件事困擾了她很久,她覺得原因應該和自己的童年有關,于是到心理咨詢師那里尋求幫助。
張伯倫的《阿道夫·希特勒,德國母親和她的第一個孩子》
張伯倫的父母是忠實的納粹分子,父親在戰爭中死亡,母親則十分嚴厲。在她的教育下,小孩子不許哭,害怕時也不能表現出來,否則就會招來一頓打。張伯倫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是一種典型的納粹主義教育,其始作俑者是一位名叫約翰娜·哈赫(Johanna Haarer)的肺科女醫生。
哈赫1900年出生在奧匈帝國德語區一個名叫博登巴赫的地方(位于今天的捷克境內),有五個孩子。1934年,在前兩個孩子、也是一對雙胞胎出生之后,哈赫將自己的育嬰經驗寫成了一本書,這就是《德國母親和她的第一個孩子》。該書很快成為納粹德國時期的育兒暢銷書,首發1萬冊在幾周內售罄,然后多次重印。到1945年納粹倒臺,該書共賣出約70萬冊。在《德國母親和她的第一個孩子》取得成功后,她又在1936年出版了續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溫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