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地鐵:為人民建造宮殿
說起莫斯科標志性建筑,地上有“七姐妹”,地下的文化遺產卻多達44座。
“七姐妹”指的是在斯大林執政最后十年間,莫斯科建起的七座斯大林式建筑,結合了巴洛克式城堡塔、中世紀歐洲哥德式與美國1930年代摩天樓的建筑技術。而莫斯科地鐵從構想到建造貫穿了超過一個世紀,陪伴莫斯科人從沙皇俄國走過十月革命、二戰、冷戰、蘇聯解體,在21世紀依然高速延伸著。
責任編輯:楊嘉敏
說起莫斯科標志性建筑,地上有“七姐妹”,地下的文化遺產卻多達44座。
“七姐妹”指的是在斯大林執政最后十年間,莫斯科建起的七座斯大林式建筑,結合了巴洛克式城堡塔、中世紀歐洲哥德式與美國1930年代摩天樓的建筑技術。而莫斯科地鐵從構想到建造貫穿了超過一個世紀,陪伴莫斯科人從沙皇俄國走過十月革命、二戰、冷戰、蘇聯解體,在21世紀依然高速延伸著。
如大教堂般恢宏的馬雅可夫斯基站。
莫斯科地鐵迄今擁有14條地鐵線、224個站,全長超過381公里,排世界第5。作為亞洲以外載客量最大的地鐵,它在工作日每天運送九百萬乘客,2018年共運送了25億乘客,居北京、上海、廣州、首爾、東京之后排世界第6。它也是全世界最深的地鐵之一,過半數車站超過20米深,地下84米的勝利公園站(Park Pobedy)是世界第4深地鐵站。因此,它擁有多達637座手扶梯,全長66.8公里,其中最長的扶梯達126米。44座地鐵站被列為俄羅斯文化遺產。全世界范圍內,能成為景點的地鐵不多,莫斯科地鐵是其中不可不提的一個。
雖然在莫斯科每一天都會乘地鐵出門,但我還是專門花了半天時間去拜訪那些著名的地鐵站。在東京地鐵,如果稍微走慢點就會被后面腳步匆匆的人們撞上,而在莫斯科地鐵,雖然高峰期同樣繁忙,但卻有很多人在地鐵里游蕩、駐足,既有像我一樣的觀光客,也有來這里約會的年輕人。
這座如此宏大壯麗的地下城,有著自己的規則、節奏和地標。如果你不懂得莫斯科地鐵,就不會懂得莫斯科。
挑高的站臺大廳、高大的科林斯柱在莫斯科地鐵里只算是“普通”配置。
動工請來英國外援
早在1875年,沙皇俄國政府就曾考慮修建莫斯科地鐵,設計討論過數個版本的方案,其中1901年的方案包括67公里的高架橋鐵路和16公里的地鐵,但由于預算太高,也可能西伯利亞鐵路花去太多錢,直至帝國覆滅,地鐵還只是紙上談兵。直到1930年代初,以電車為主力的地面公共交通不堪重負,莫斯科地鐵工程終于拍板。
1931年12月10日,7名建筑工人在Rusakovskaya街13號的院子里開挖,開啟莫斯科地鐵的篇章。由于缺乏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