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與宮闕
寫文章,寫詩,要一直沉浸在那種氛圍里才好。生活和藝術有距離,不管食不食人間煙火,你不能把二者等同起來。齊白石說,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道理講得最明白。便是所謂紀實,也加工過,材料有取舍,態度有愛憎。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一張照片,也和虛構無異。所以創作的時候,作者是要脫離出生活一點點的,這脫離,好比身處地球卻不受重力的牽制,可以牢牢站立,也可以飄飛起來。
責任編輯:朱又可
魯迅的文章,像歐洲的教堂,塔尖高聳,上出云霓,下臨無地,仰望之下,只覺天宇浩渺,無限悠遠。
(本文首發于2019年5月16日《南方周末》)
寫文章,寫詩,要一直沉浸在那種氛圍里才好。生活和藝術有距離,不管食不食人間煙火,你不能把二者等同起來。齊白石說,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道理講得最明白。便是所謂紀實,也加工過,材料有取舍,態度有愛憎。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一張照片,也和虛構無異。所以創作的時候,作者是要脫離出生活一點點的,這脫離,好比身處地球卻不受重力的牽制,可以牢牢站立,也可以飄飛起來。
陷入生活很深的人,進入寫作的氛圍不容易,又不能像張旭那樣,管它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家里,都脫帽露頂、狂呼亂叫一番。我喜歡唐詩,寫舊體詩雖樂而不能精,偶爾應命,需要好幾天泡在古人的集子里,試圖進入特定的語境。寫文章相對簡單些,處于當下的情境,使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杜秋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