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新劇《切爾諾貝利》:謊言的代價
“切爾諾貝利”幾個字,本身就足以提供一部恐怖片需要的全部元素。
責任編輯:宋宇
2019年4月26日凌晨,在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附近的斯拉武季奇,人們參加悼念核事故遇難者活動。
“切爾諾貝利”幾個字,本身就足以提供一部恐怖片需要的全部元素。
1986年4月26日凌晨,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反應堆破裂,釀成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至少31人直接死于這場災難。世衛組織數據顯示:有116000人從現場撤離,此后又有23萬人離開高污染區域,重新安置。對長期影響的估算存在多種口徑,其后15年可能有6萬到8萬人死亡與這次事故有關,另有13.4萬人遭受各種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
事故連續爆炸釋放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廣島原子彈爆炸的400倍以上,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切爾諾貝利方圓30公里的11.5萬民眾被迫疏散,485座村莊變成“鬼城”。至今仍有500多萬人生活在受輻射物質污染的區域,其中70萬兒童,該地區癌癥、智力殘疾、神經紊亂的比率都顯著提高。
“我們所知道的有關驚悚與恐懼的一切,大都與戰爭有關。比如古拉格與奧斯維辛。在切爾諾貝利,我似乎看到所有戰爭的特點:士兵被派遣、居民被疏散、房屋被遺棄、生活的進程被阻斷?!痹跉v時20年調查采寫而成的口述實錄《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溫翠玲 校對:胡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