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金融右手科技,智慧扶貧讓山區煥發新氣象
發自:南方周末
“三年前,連塘村的410戶2000多名村民中,有貧困戶37戶149人;現在這37戶貧困戶,已經完成了22戶無勞動能力貧困戶的社會保障兜底,剩余15戶96人可開發貧困戶已經實現了脫貧?!逼桨柴v河源紫金連塘村工作隊隊長楊慶豐這樣介紹目前連塘村扶貧的工作成果。
今年5月,中國平安與中國作協聯合發起的“村暖花開?三村采風行”來到連塘村。在廣東扶貧開發重點的21個縣(市)中,河源市占5個,紫金縣是其中之一,連塘村又是紫金縣龍窩鎮中的一個貧困村。境內山巒重疊,3個自然村的13個村民小組錯落地分布于群山之間。410戶之中有37戶屬于貧困,將近十分之一。
中國平安與中國作協聯合發起的“村暖花開?三村采風行”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廣東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131.5元,與此同時連塘村人均收入6700元,其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更是只有2985元,大約只有全省數據的五分之一。據楊慶豐介紹,在駐村工作隊進駐之初,村里多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一些貧困戶因無力承擔翻修費用,只能住在老舊的屋子里。
現在的連塘村,大街上路面整潔,盤山的路也得到了硬化,不時能見到幾處在工作隊援助下翻修的房屋。這些已經和正在發生中的變化,讓村里的笑臉多了起來。
現代金融的“拐棍”力量
64歲的鄧丙妹家住龍窩鎮洋頭村,她自己患有嚴重的類風濕。幾年前她的丈夫因病去世,孩子尚未工作,家庭陷入困頓。駐村工作隊了解到她的實際情況,為她購買了雞苗,增加家庭收入?,F在他的兒子已經結婚生子,在外地工作,家里的新房子正在翻建?!凹依镒罾щy的時期已經過去了”鄧丙妹對前來采風的作家們坦言。
我國農村地區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務農和外出務工,家庭收入來源主要依賴壯年勞動力,一旦因病因傷失去勞動能力,往往全家陷入貧困。洋頭村和連塘村一樣,都是平安定點援助的貧困村。兩個村子的貧困戶也大多如此,因病、因學、缺勞是致貧的主要原因。
扶貧不是撒錢,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最終實現由輸血功能向造血功能的轉變。建立和壯大集體經濟,是駐村工作隊的核心要求。
駐村工作隊的扶貧模式有“短、中、長”的三段——“短期”為季節性收成的農作物種植、短期內可取得收益的家禽養殖;“中期”為豬、牛、羊等牲畜養殖;“長期”為可以持續造血的規模性種植園。
工作隊用平安銀行的養殖貸、種植貸等金融產品,幫助村民低成本獲取啟動資金。農戶通過土地承租、勞務用工、代養等方式獲得資金、工資、分紅等多重收入,從而讓農戶與銀行建立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鏈接機制,為傳統養殖業“插上現代金融的翅膀”。
只有培養起貧困地區內在的發展動力,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的脫貧。
連塘村目前已開發茶葉種植、番薯基地、桐公山種養場3大產業。其中茶葉種植,共96.5畝,投資125萬元,年產值約200-300萬元;番薯基地共40畝,帶動8戶貧困戶參與種植,預計產值20萬元;桐公山種養場占地500畝,投資31.5萬元,預計產值50萬元,洋頭村與其類似。
平安聯席CEO陳心穎深入考察茶園
有了產業,還需要把產品賣出去。駐村工作隊將村子的集體經濟與互聯網平臺開展產銷對接,拓寬農產品銷路,同時中國平安的電商平臺以及集團內部也為農產品提供銷售幫扶?!暗@不是永久性的?!睏顟c豐告訴筆者,“現在是兩條腿走路,村集體也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自己的經銷渠道,最終結合各個產業的具體營收情況,幫扶的拐棍會慢慢退出,真正實現產業的自我發展?!?/p>
“扶貧必扶智”
1997年,學者林乘東提出了“教育扶貧論”,他認為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是減少貧苦的有效手段;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扶貧必扶智”。
由于村里的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村里有很多留守兒童。距離連塘村最近的幼兒園在5.8公里外的龍窩鎮,由于地處山區,路途險阻,加之經濟和觀念等多種因素,大量適齡兒童無法入園。
工作隊走訪后發現,連塘村正好位于7個自然村的中心位置,楊慶豐了解到村委對建設幼兒園謀劃已久,但苦于資金欠缺而一直沒有具體落實,恰好連塘小學尚有富余的空置教室可利用?;诖饲闆r,楊慶豐帶領駐村工作隊同村委進行了一系列關于幼兒園建設運營的調查研究,最終決定在連塘村建設一家幼兒園,中國平安提供了資金和設備。
經過三個月的改建,連塘平安幼兒園在2017年上半年建成,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使用面積2000平方米。園中設有嚴格按安全和衛生標準建設的廚房設施、兒童娛樂設施等,可滿足200個幼兒入園的需求。
新建的連塘平安幼兒園
當年9月,連塘平安幼兒園開始試運營,第一批有20多名幼兒入園。接下來的幾年,幼兒園里又后續補充建設了其他有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場館場地。
現今,這座有著兩層高、緊挨著連塘小學的幼兒園,音體室、舞蹈室、積木間、繪本館、種植地等一應俱全,周邊的村民說“和城里的一樣?!?/p>
設備這么好?入園費會不會成為貧困戶的障礙?
幼兒園每年每個學生收取1250元,對于貧困家庭,可獲得每年1000元的政府學前教育資助。這個政策,也是駐村工作隊跑通的。目前,連塘平安幼兒園已有本村及鄰近村落共計78名幼兒就讀。
“我來這里扶貧三年了,這是最讓我驕傲的事?!睏顟c豐如是說。
“這座幼兒園辦起來之后,可以覆蓋附近3個村8000多常住人口的入園需求。教育從娃娃抓起,連塘村的幼兒從此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也間接改變了連塘村的村風民風?!弊辖鹂h教育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主任劉小倩對幼兒園給予了這樣的評價。
今年,連塘平安幼兒園將正式移交給當地教育部門。
有學上,還要學得好
相對于學前教育,城鄉地區的基礎教育差距是全方位的,想要縮小這種差距,不只是花錢蓋教室添設備就能解決。
此次“三村采風行”在紫金縣龍窩鎮洋頭小學,為當地的學生上了兩堂公開課。
洋頭小學是中國平安掛牌成立的全國391所智慧小學之一。12臺多媒體教學設備,也是“智慧課堂”得以實現的硬件基礎。
陳心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們上科學素養課
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給學生們帶來的名為“水稻豐收的秘密”的科學素養課,會上傳到平安自主開發的“三村暉”線上智慧教學平臺,全國其他地方的孩子們可以登陸平臺,在線收看學習。
肖克凡借助“雙師課堂”智慧教學設備同時給兩地的學生們上課
天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山楂樹之戀》編劇肖克凡,給洋頭小學五(1)班的學生帶來了一堂文學課。這堂文學課借助了平安“雙師課堂”智慧教學設備,全程連線深圳百仕達小學,同步進行答疑。
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是全方位的,硬件可以通過幫扶短期趕上,但師資一直是令人困擾的難題。洋頭小學“雙師課堂”的智慧教學設備,能夠讓不同地域的學生同步接收到教學內容,并可以進行實時互動,讓優秀的教學和課程可以共享。
縮小城鄉差距,是一個難解的綜合問題。離開教室,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講到:“盡管目前中國城鄉資源存在較大差距,但我們相信,通過科技的手段可以縮小這種差距?!?/p>
科技注入扶貧
那平安又是如何在扶貧過程中應用科技,實踐“智慧扶貧”的呢?
中國平安在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區塊鏈三大核心科技,構建出多元扶貧場景,其中,“智慧村官”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風控確保扶貧工作精準到戶,風險可控;“智慧村醫”借助信息化平臺,打通城鄉醫療,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面向村衛、村醫、村民三個方面實現智慧升級;“智慧村教”聯通城鄉教育,實現縣域內城鄉教學一體化,將城市優質教育資源送往鄉村。
距離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只剩1年多的時間。中國平安“智慧扶貧”對金融和科技力量的應用與目前取得的效果,讓人看到了可能。
廣東河源是“三村采風行”系列公益扶貧活動的第二站,后續采風團還將赴江西尋烏、內蒙古烏蘭察布、陜西耀州等全國8個貧困地區一線,匯集更廣大的扶貧力量。中國平安表示,將同時扎實推進“三村智慧扶貧工程”,引導更廣大的社會力量加入精準扶貧的隊伍當中,為國家扶貧攻堅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