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狗聞得出骨頭,我聞得出才華”——愛荷華與中文作家30年
第三天又有電話來,打電話的人說:我是艾青!我就大叫,很驚奇,問他,什么時候能去看你?他說你馬上過來吧。那時候只能是我們去看他,他還不能出門,還被限制著自由?!?/blockquote>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孔任遠
當年的作家工作坊,二次大戰遺留下來的鐵皮營房。Paul在1942年接掌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將之發展成美國文學重鎮。1967年Paul和聶華苓一同創立“國際寫作計劃”,他們在這里接待了全世界一千多名作家?!∪摃旯﹫D
當年的作家工作坊,是二次大戰遺留下來的鐵皮營房。
1942年,保羅·安格爾接掌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將之發展成美國文學重鎮。
1964年,聶華苓從臺灣來到愛荷華。
安格爾朗誦詩或演講時的開場白是:“我是從玉米田來的。”
1965年,約翰遜總統聘安格爾任美國第一屆國家文學藝術委員會委員,并任華盛頓肯尼迪中心顧問。
1967年聶華苓和安格爾一同創立“國際寫作計劃”。到愛荷華來的幾乎全是頂尖人才。安格爾跟聶華苓玩笑說:“獵狗聞得出骨頭,我聞得出才華。”
1990年,波蘭團結工會領袖瓦文薩當選總統。1991年3月22日,聶華苓和安格爾去波蘭接受新政府文化部頒給他們的“國際文化獎”。安格爾在芝加哥機場突然倒下。
打電話的人說:我是艾青!
1978年,聶華苓在闊別三十年之后第一次回大陸。
離開大陸是1949年,歸來之時有安格爾和兩個女兒相隨而行。
一到北京,聶華苓就打聽,艾青、王蒙、蕭乾、丁玲,他們在哪里?
見到夏衍,他也說不知道。當時他們還沒有平反,沒有人知道他們的下落。
因為翻譯過毛澤東的詩歌,聶華苓的大陸之行受到高規格的禮遇。
在國務院宴請的筵席間,聶華苓再次提出想見大陸作家的要求,答復也是不知道他們在哪里。
就在放棄希望的時候,聶華苓接到詩人蔡其矯的電話,說找到艾青了。“他說艾青很想見我,約在景山腳下見面。我很高興,跟安格爾講了,因為我翻譯的艾青的詩歌安格爾都看過,所以他也知道艾青。我們全家人準備去見艾青,但是第二天蔡其矯又打電話來說會見取消,我很失望。誰知第三天又有電話來,打電話的人說:我是艾青!我就大叫,很驚奇,問他,什么時候能去看你?他說你馬上過來吧。那時候只能是我們去看他,他還不能出門,還被限制著自由。”
約好三點半去艾青家,聶華苓帶家人去赴約,艾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