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紀錄片導演阿格蘭德:為猩猩唱歌
阿格蘭德認為,安靜的人是不適合鏡頭的,因為他們什么也說不出來。所以他第一個中意的人,是集市上賣豬肉、嗓門很大、很健談的穆屠夫。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孔任遠
1969年,16歲的少年阿格蘭德被一只迷路的小鳥深深吸引,他后來從書本上得知這只小鳥來自遙遠的中國。
許多年以后,阿格蘭德成為一名電視人。獲得過三次艾美獎的他來到中國的時候,是應上海電影節的邀請。憑借電影《叢林人》(Woodlanders),阿格蘭德獲得第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最佳電影獎。再后來,他來中國拍攝了紀錄片《云之南》(China: Beyond the Clouds)。
穿行在非洲雨林
1986年,阿格蘭德花了六年時間拍攝完成的第一部紀錄片《克魯勃:非洲雨林》(Korup: An African Rainforest)。
喜歡把玩攝影機的阿格蘭德從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攝影技能、電影知識的培訓,畢業于英國赫爾大學的他,大學主修的是與電影不沾邊的地理學。大學畢業以后,阿格蘭德開始周游世界,來到了非洲中部的喀麥隆。
阿格蘭德每年冬天會在喀麥隆待三個月,剩下的時間,他就在美國西雅圖做粉刷匠,通過這樣的方式維持自己的拍攝工作。“雨林是一個拍攝環境非常艱難的地方,拍出來的東西光線會非常陰暗,我必須爬到40米高的樹上去,用攀巖的長繩上下。那非常危險,如果掉下去了,我可能會死。”阿格蘭德這樣描述拍攝的環境。
事實上,這之前已經有兩位生物學家因此而死去了。阿格蘭德經歷的最危險的一次,是結束拍攝準備離開雨林的一個雨天。那天雨下得特別大,來了40個左右的非洲搬運工,他們過來幫忙搬運攝影設備,還要渡過一條非常湍急的河流。“我坐在河岸上,非常擔心我的攝像設備,我就這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