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種解放的感覺
悉尼以45票對北京的43票險勝,這個參加了1896年以來每一屆奧運會的國家,經過長達13年的長跑,終于再次贏得奧運會的申辦權。北京輸在了運氣和經驗上,留給北京的則是遺憾的淚水和新一輪的等待
責任編輯:袁蕾 朱又可 實習生 孔任遠 王治壽
奧運往事
不打招呼,不予配合
墨爾本成功舉辦1956年奧運會之后,澳大利亞本來希望2000年前再辦一屆奧運會。
澳大利亞的申請始于1979年,他們的第一個機會是1988年奧運會,那一年是澳大利亞建國200周年,如果能同時舉辦奧運會,就是全世界和澳大利亞共同慶祝。
1988年奧運會的申辦競爭并不激烈,只有韓國首爾和日本名古屋兩個城市提出申請。由于墨爾本已經舉辦過奧運會,澳大利亞要在短時間再拿到主辦權,顯然有不小難度。但是,日本也在1964年舉辦過東京奧運會,在舉辦時間上比墨爾本還要近,優勢并不明顯。
1970年代末,匈牙利籍國際奧委會委員查納迪應澳大利亞奧委會的邀請,對悉尼進行了考察,他認為悉尼缺乏足夠的、具有國際水準的體育設施。得知國際奧委會并不贊成悉尼申辦,悉尼所在的新南威爾士州政府也宣布不支持悉尼申辦。澳大利亞奧委會決定讓墨爾本申奧。
由于擔心遭到抵制和恐怖分子的襲擊,澳大利亞總理弗雷澤一直對把奧運會和國慶放在一起表示擔憂。由于政府不配合,奧運會多達7.5億澳元的資金缺口無法解決,在向國際奧委會提交申辦文件的最后一分鐘,澳大利亞奧委會只得放棄。
1982年,布里斯班舉辦了英聯邦運動會后,布里斯班市長羅伊&m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