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最好的醫生,建最好的團隊
1歲零3個月的索朗旦增在病床上活蹦亂跳?!皠倎磲t院的時候發燒39度以上,還出了一身皮疹?!彼骼实┰龅哪赣H說道。
相似的癥狀,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次仁桑布只在2015年見過一次。在援藏醫生李廷俊的指導下,次仁桑布抽血培養,做腦脊液檢查和皮疹切片檢查,很快確診是流腦。虧得診治及時,索朗旦增沒留下任何后遺癥。
發自:西藏拉薩、林芝、日喀則
責任編輯:何海寧
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巴吉村,援藏醫生陳劍峰和徒弟群丹羅布到村民家指導家庭醫生慢病隨訪。
(本文首發于2019年5月23日《南方周末》)
醫療人才“組團援藏”工作由北京、上海、廣東等七省市承擔。派最好的醫生、建最好的團隊,人員配備堪稱豪華陣容。
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工作設定了“小病不出縣,中病不出市,大病不出藏”的目標,“1+7”醫院承擔“兜底”重任。
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北京的援建單位將核心管理制度“打包移植”,并結合西藏當地實情應用,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一千多條。
1歲零3個月的索朗旦增在病床上活蹦亂跳?!皠倎磲t院的時候發燒39度以上,還出了一身皮疹?!彼骼实┰龅哪赣H說道。
相似的癥狀,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次仁桑布只在2015年見過一次。在援藏醫生李廷俊的指導下,次仁桑布抽血培養,做腦脊液檢查和皮疹切片檢查,很快確診是流腦。虧得診治及時,索朗旦增沒留下任何后遺癥。
2019年5月14日這天,索朗旦增可以出院了。父親來到醫生辦公室,拉著李廷俊的手“表白”,稱贊他是援藏“好門巴”(即醫生)。
醫療援藏本不是什么新鮮事——從1990年代起,國家就開始派出醫生援藏;但“組團援藏”卻有些陌生——2015年年初,中組部收到新疆喀什第二人民醫院專報:借力于上海援疆,喀什二院9個月成功升“三甲”,其中專門提到了上海的“組團式醫療”。
同年8月底,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中組部統一組織協調,原國家衛計委和對口支援的7省市指派醫院,以組團的形式支援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和7家地市級人民醫院(以下簡稱“1+7”醫院),以提升受援醫院的醫療水平。該項目由中組部部長陳希親自謀劃推動,因此也被稱為“部長工程”。
組團效果立竿見影。很多以前在西藏想都不敢想的手術一個個成功實施,數百項內地的先進經驗和技術成果被“打包移植”到了受援醫院。
“舉全省、全市之力 幫扶一家醫院”
醫療人才“組團援藏”工作由北京、上海、廣東、安徽、重慶、陜西、遼寧等七省市承擔。派最好的醫生、建最好的團隊,人員配備堪稱豪華陣容。比如,在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援藏醫生全部來自上海市屬23家三甲醫院;由北京協和醫院牽頭,聯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