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虧損28億

產品越賣越虧、越虧越賣,互聯網保險染上的是“獨角獸”通?。簶I務規模不斷擴大卻始終無法盈利。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7年9月29日,中國香港,眾安保險在之前一日上市,首席執行官陳勁(右二),董事長歐亞平(右三)。 (IC photo/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5月23日《南方周末》)

產品越賣越虧、越虧越賣,互聯網保險染上的是“獨角獸”通?。簶I務規模不斷擴大卻始終無法盈利。

對股東來說,投資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并不虧,他們至少可以先從高額關聯交易業務費用中獲利。

2018年財報顯示,眾安在線(06060.HK)、泰康在線、安心保險、易安在線這四家互聯網保險企業虧損進一步擴大,合計虧損28.6億。

上市的眾安在線虧損近18億元,保費收入增長九成的同時,虧損卻擴大80%;泰康在線、安心保險虧損同樣擴大79%和65%;易安在線由盈轉虧。

產品越賣越虧、越虧越賣,互聯網保險染上的是“獨角獸”通?。簶I務規模不斷擴大卻始終無法盈利。

用戶對這類公司提供的互聯網產品也頗多怨言。近兩年走紅的網絡百萬醫療險,因為虛假營銷和虛假續保問題被監管多次點名,一些產品到期停售或無法續保。還有互聯網保險企業在為P2P網貸平臺提供信用保險后拒不賠付,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

接連踩雷、連年虧損,就連吸足眼球的爆款產品也受到質疑,互聯網保險究竟給傳統保險業帶來了什么?

爆款的門道

原保監會副主席李克穆曾公開回憶,當年在審批互聯網保險牌照時,首要的底線是必須在線運行,不能落地。這意味著,互聯網保險很難銷售長期類保險產品或者車險,因為二者都需要龐大的地面營銷和理賠隊伍。

2013年,第一家互聯網財產保險牌照花落眾安在線。眾安在線的前三大股東分別是螞蟻金服、騰訊、平安保險。盡管不能落地線下,但股東螞蟻金服為其獨家定制了一款線上產品“退貨運費險”(簡稱退運險)。

這是中國保險行業第一個網絡“爆款”產品,它只在網購場景產生,并且由淘寶和眾安獨家合作運營。退運險當年為公司貢獻了約6億保費。雖然距離大型保險公司的保費規模差距甚遠,但退運險實則是導流利器,僅2014年“雙十一”一天就為眾安帶來上億的保單量和用戶。

一年后,眾安保險獲得鼎暉投資、摩根士丹利、賽富基金、中金、凱斯博5家機構提供的57.75億的A輪融資,估值高達500億。

這一數字也讓不少保險人士不服,“一家成立兩年、業務種類少、預期還要多年虧損的公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