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試點,中國首例
作為執業三十多年、代理過四千多件刑案的老律師,秦翰澤還是生平第一次走進法院審委會。
責任編輯:錢昊平 何海寧
2019年5月10日上午,山西晉城中院召開2019年第5次審委會,并邀請了律師參加審委會聽證。
(本文首發于2019年5月23日《南方周末》)
作為執業三十多年、代理過四千多件刑案的老律師,秦翰澤還是生平第一次走進法院審委會。
“審者不判、判者不審”是法院審委會制度受到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打了個比方:“醫生憑什么不接觸病人,就直接開藥方呢?”
審委會雖親歷性不足,但要徹底改革,中級法院也無能為力。作為晉城中院的外聘專家,范向陽理解,晉城中院是嘗試在現有框架下“改造”審委會,力求增加委員的親歷性。
“我認為,本案中控方所指控的第二起事實證據不足……”
2019年5月10日上午,山西晉城中院召開2019年第5次審委會,討論被告人王某涉嫌詐騙一案。秦翰澤作為王某的辯護人,向審委會15名委員做了陳述。
這是當了三十多年律師的秦翰澤,頭一回參加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現場還有晉城市檢察院公訴處處長和該案承辦檢察官。
控辯雙方齊聚法院審委會會場,這樣的場景,目前只出現在山西晉城中級人民法院,該院將這種新嘗試稱為“審委會聽證”。
“律師來法院參加審委會了?”5月14日,晉城中院微信公號以這個疑問句為題,向外介紹了這場由地方法院自發推進的改革。文章稱,晉城中院在全市推開審委會聽證制度,審委會討論案件,可以通知當事人、辯護人、公訴人等參加會議,聽取他們的陳述,或向他們進行詢問。
公號文章發出后,引起法律界廣泛關注。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的改革方向成為關注焦點。
“審者不判、判者不審”是法院審委會制度受到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晉城中院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說, “如何保障審委會委員對案件的親歷性,是改革的初衷,咱們也不是心血來潮,要做這么一件事?!?/p>
分段進行不公開原則未破壞
2019年4月,晉城中院向該市基層法院下發了建立審委會聽證制度的規定,并選擇了一起爭議較大的民事糾紛案件“試水”。
晉城中院曾就該案作出了兩份相互矛盾的裁定,審委會也不能達成一致意見。院長遂提議通知原被告雙方的代理律師到審委會現場陳述,委員們最后形成了一致意見。
對于控辯雙方分歧巨大的刑事案件,晉城中院認為更有舉行審委會聽證的必要:“一方說有罪,一方說無罪,這涉及公民的基本人權,當然要慎重?!毕嚓P負責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秦翰澤代理的王某涉嫌詐騙一案,偶然間成了晉城中院第一起經過審委會聽證的刑事案件。
據案件承辦法官介紹,檢方起訴被告人王某詐騙360余萬,一審法院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